-
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
作者:都玲 来源: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学生 语文水平 教学实践 学习经验 成长历程 刘绍棠 叶文玲
-
描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虽然整个班级的语文水平不尽人意,但却有少数的语文尖子,问其学习经验,答“得益于课外阅读”。我们还了解一些名人作家的成长历程,如:刘绍棠、叶文玲等,他们也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的。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重大。
-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
-
作者:赵正大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 学生发展 著名学者 陆九渊 陶行知 挑战性 布鲁纳
-
描述:一.明确课堂提问的能力层级 通常阅读能力分为五个层级: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
-
领导者如何提高威信
-
作者:赵永华 来源:刊授党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者 威信 富国强兵 王安石 决策
-
描述:秦国的商鞅为了让百姓相信富国强兵的新法.便有了“徙木立信”之举。宋代王安石作诗称赞:“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有了威信,领导者的决策才能得到认可与实施。
-
经济学家厉以宁强调 企业家指的应是一种素质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质量监督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厉以宁 企业家 经济学家 组织能力
-
描述: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有眼光,第二是有胆量,第三是有组织能力。
-
诚实守信应是主政者的最基本素质
-
作者:石飞 来源:杂文月刊(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诚实守信 主政 承诺 地方党委 优惠政策 最基本素质 曾子 无信 政府 政策法规
-
描述:的,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答应了的事,就要做到。不然,就等于教孩子不守信用。"又如,"季子挂剑"。春秋时代,吴国使臣季子途经徐国,他见徐国国君喜欢自己的宝剑,就暗自决定将宝剑赠给徐君,因为他还要佩剑出使其他国家,只能待返程归来再献剑。可等到他秋后返回时,徐君已经去世。为兑现自己的"心诺",季子毅然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地的树上。能够做到"一言既出
-
股份合作制应是劳动群众的经济组织形式
-
作者:刘从九 来源:财贸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企业 经济组织形式 劳动群众 按劳分配 按资分配 利益分配 国有企业 经营规模 股份制 劳动者
-
描述:别不大,且均为劳动群众。企业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所有股东都是企业主人。利益分配上既实行按资分配,又兼有按劳分配成分。两者的联系主
-
二、关于成本范畴——在社会主义生产下,成本的范畴应是C
-
作者:董夫雷 来源:上海会计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 理论概念 劳动者 商品价值构成 成本开支 积累基金 马克思 资本主义社会 剩余价值率 行分配
-
描述:商品价值构成的科学原理W=C+V+M。只有以这个原理来分析,成本的范畴才能清晰,易于把握,在拟订具体规定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应是一种调节关系
-
作者:马勇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育资源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 教育过程 劳动者 教育劳动 劳动力市场 劳动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
-
描述:本刊自1993年第2期开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专题讨论以来,收到了不少来稿,本期再刊登两篇短文,希望引起读者对这类问题的争论。为避免稿件转递,有关《教育》专栏的稿件请直接寄至:北京北三环中路中央教科所薛焕玉同志处(邮编 100088,电话4365392)
-
爱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范畴
-
作者:罗秀球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力 一致性 人类社会 劳动者 重要组成部分 上层建筑 范畴 精神生产力
-
描述:爱这个源远流长的永恒的人类生活与艺术主题,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关注.纵览我国历史唯物主义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没有涉及爱这一范畴.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哲学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世界观的理论基础的作用.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策略研究(2)──劳
-
作者:程映雪 向衍荪 刘铁民 陈正桥 徐向东 来源: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卫生政策 劳动安全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 劳动者 策略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 安全健康 卫生工作 职业危害
-
描述:节;4)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发展目标是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的劳动者;5)国家社会、经济和技术现状是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政策的基础;6)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国家的责任,企业的义务和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