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难写是精神--老舍先生画像创作断想
-
作者:王金泰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舍 中国画 创作 以形写神 赵朴初 艺术家 王安石 精神 张孝祥 丹青
-
描述:请赵朴初先生看了此画,赵朴初赞誉有加,欣然命笔在画上题道:谛观众生,常怀悲悯。以大手笔,招魂起暝。遗像遗文,千秋炯炯。
-
改写应是一种严肃的创作
-
作者:杨秀喜 石开英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写 创作 历史故事 神话传说 文学史 艺术性 思想性 中学生
-
描述:的印象往往是简单模仿随意涂鸦,有的甚至浅薄庸俗。比如在一些学生的改写中,
-
创作·鉴评实例三
-
作者:徐忠根 来源:宝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鉴评 创作 实例 结构对称 艺术修养 空间感 王安石 欣赏者 层次感 审美心境
-
描述:此石质地温润,肌肤细腻,形状规整,结构对称,石面虽如股掌,但构图尤为合理——状如枝桠的纹理,稀落交叉;形似花朵的色斑,疏密有致;画面布局自如,大片"留白"恰到好处。左侧下方色泽由浓渐淡地向上蔓延,形成素淡的墨晕。这种"散墨"感觉,犹如画家绘画
-
《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创作谈
-
作者:王妍佳 余笑忠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白先勇 白先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 创作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2008年 2008年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
描述:亭〉》,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
-
论凌濛初的戏曲创作
-
作者:冯保善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杂剧 祁彪佳 识人 著录 汤显祖 小说作家 临川派 焦循 远山
-
描述:凌初成》中说:“大制五种,缓隐浓淡,大合家门。至于才情,烂熳陆离,叹时道古,可笑可悲,定时名手”。其他如清人姚燮《今乐考证》、梁廷枬《曲话》、焦循《剧说》等也均著录有凌氏剧作。据有关资料,凌濛初编撰杂剧九种(《北红拂》、《虬髯翁》、《韦公》、《刘伯
-
汤显祖的戏曲二度创作理论
-
作者:顾聆森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文学研究 中国
-
描述:汤显祖的戏曲二度创作理论
-
汤显祖的贬谪之旅与戏曲创作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贬谪 贬谪 牡丹亭 牡丹亭 邯郸记 邯郸记 罗浮山 罗浮山 梅花美人 梅花美人 鬼门关 鬼门关
-
描述:汤显祖岭南贬谪之旅所获得的观感和人生体验对他的戏曲创作关系重大。汤显祖在罗浮山、广州、澳门和海南岛的生动见闻,可以在《牡丹亭》和《邯郸梦记》的多处重要细节中得到印证。可以推想这两部传奇最初的写作动因
-
明末戏曲作家新考
-
作者:张增元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历 戏曲 十三年 三十年 十七年 汤显祖 作家 江苏 明末 南京
-
描述:明末戏曲作家史料传世者甚少,又散见群书。本文搜集清代文献中的有关资料,并借鉴今人研究成果,对郑之文、孙枘、张萱、林章、梅鼎祚、余翘、邱园、沈自吕、魏浣初等戏曲家的事迹进行排比综理,勾画出诸家生平
-
蒋士铨和他的十六种戏曲
-
作者:周妙中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乾隆年间 作者 种曲 乾隆皇帝 师专学报 十七年 汤显祖 统治阶级 剧作家
-
描述:各个阶层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戏曲,自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会。乾隆皇帝弘历又是个享乐主义
-
碑学情结:何来胜的隶书创作
-
作者:姜寿田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碑学 隶书 创作 康有为 沙孟海 中青年 清末民初 李瑞清 文化中心 南派
-
描述:碑学大本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