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画中人》与《牡丹亭》中“”的异同
作者:刘爽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中人  牡丹亭    异同 
描述:通过对吴炳《画中人》和汤显祖《牡丹亭》在故事和思想层面的比较,说明二者表达“”的过程中,相同之处在于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希望打破封建的束缚。不同之处在于《画中人》表达的细腻,委婉而曲折;《牡丹亭
神童作家的秘密
作者:胡宝山  来源:学生·家长·社会(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秘密  神童  人生轨迹  刘绍棠 
描述:神童作家刘绍棠13岁就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他能这么早迈进文学殿堂的秘密在哪里呢?我们不妨沿着他的人生轨迹,去寻觅作家成才的“诀窍”。
“神童作家“刘绍棠
作者:祖丁远  来源:三角洲:校园文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报告文学  作家  刘绍棠  短篇 
描述:“神童作家“刘绍棠
作家应是“两栖
作者:韦丘  来源:当代文坛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家应是“两栖
依稀幻影总是“”——汤显祖剧作中梦意象发微
作者:刘广春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梦意象   
描述:“至情”理念的寄寓,是作家本质力量的确证。作家之所以以梦寄情,与他的身体状况、传统梦文化等因素有关。
明清时期南京印人及其艺术成就
作者:胡舜庆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彭  篆刻家  明清时期  南京  周亮工  艺术成就  篆刻艺术  主臣  江宁  金陵 
描述:.安徽新安(今江西婺源).曾居自下(南京),1606年病故于南京承恩寺僧舍.他是徽派创始人.宗他的有梁袤、吴忠等.间接师承或私淑者甚多.他与文彭谊于师友之间,“往来白下最久,……国博(文彭)究心六书
《牡丹亭》说“
作者:郑沁仪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欲  至情  主题思想  成因 
描述:本文从对《牡丹亭》的“”的不同解读出发,挖掘出作品中之“”实为“情欲”,而非“爱情”,同时从作者汤显祖的“至情”观出发探究了作品主题思想的成因。
时尚话去年
作者: V  来源:风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尚杂志  环保  轮廓设计  牡丹亭  推出  回归  女性  视觉  演出  肌肤 
描述:几何未来感的平和过渡也许是怀旧潮的必然回归,2006年的春夏秀场最夺人眼球的就是70年代式的未来感设计了,从D&G的金属腰封,到CHANEL的透明胶裙,就连趁势推出的限量版炫彩珠片眼影,也采用了独特的珠
王安石勤奋著《字说》
作者:南京 周锡公  来源:中学生文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勤奋著《字说》
建国初期作家的稿酬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广西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国初期  稿酬  作家  50年代  长篇小说  刘绍棠 
描述:20世纪50年代的稿酬并不算低。当时职工的平均月薪只有40元左右,而一部长篇小说却能得稿费数千元。就是万字左右的论文亦能得200元。当时有个口号——“一本书主义”,无论这口号来自老前辈丁玲还是初生牛犊刘绍棠,总之他们当时都属于“高薪阶层”而遭人眼红。[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