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相思 两样言愁--小议二晏的怀人词
-
作者:石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议 夕阳 晏殊 清平乐 主人公 小山词 意境 木兰花 作家 踏莎行
-
描述: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毕竟有所不同。于是,有人喜欢大晏思致的深广,有人则欣赏小晏情感的浓挚;有人喜欢大晏词的温润圆融,有人则欣赏小晏词的顿挫凄婉。
-
略论晏几道及其《小山词》
-
作者:朱淡文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晏几道 晏殊 歌女 对偶句 木兰花 艺妓 黄庭坚 词牌 换头
-
描述:伤的时代特征相一致的时候,他将不可避免地趋向消极颓废。晏几道是晏殊暮子。晏殊一生得志,富贵显达,两次出任宰相,生前已封“临淄公”,一○五五年病死前还任观文殿大学士兼皇帝经筵侍讲官。晏殊死时晏几道年仅七岁。他当然以自己显赫的家世自豪,乃父的荣华富贵不用说成为他的人生理想。但事与愿违,他成年后并没有飞黄腾达的机遇。一○六九年小晏二十一岁时,王安石开始变法,上层社会很快分化成新旧两派。小晏在政治上倾向于“旧党”,其姊夫富游、甥婿冯京、好友郑院与黄庭坚都是“旧党”的中坚分子。熙宁七年(1074),郑侠上书神宗反对新法,“事作下狱,悉治平时往还厚善者”①,“与侠交游及馈送者皆杖臀二十,远州编管”②,二十六岁的晏几道亦受株连入狱。后虽蒙释,精神上已受到极大打击。封建文人最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小晏愤懑之余,绝意进取,在当时...
-
论晏几道对晏殊词的继承与超越
-
作者:傅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殊词 《小山词》 主体精神 木兰花 浣溪沙 《白雨斋词话》 《珠玉词》 身世之感 继承与超越
-
描述:论晏几道对晏殊词的继承与超越□傅义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并以词享盛名,然评论家亦颇有轩轻,多以为小晏胜大晏。如周济曰:“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介存斋论词杂著》)陈廷焯云:“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白雨斋词话》),夏敬观曰:“...
-
莲鸿云苹是几人?
-
作者:邵集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晏几道 临江仙 虞美人 瑶池 情景说 行云 木兰花 金剪刀 新妆
-
描述:晏几道在《小山词自序》中有一段叙述他作词的情景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苹云,品请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
-
谢薖《竹友词》初探
-
作者:江凤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人 江西诗派 苏轼 中秋词 作品 咏物词 咏梅词 木兰花 梅花 似花
-
描述:谢(艹过),江西临川人,与谢逸同为北宋后期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宋史》无传,因此,我们对他的身世知之甚少。清人赵之谦主编的《江西通志》对谢(艹过)有过粗略的介绍:“字幼槃,逸(谢逸)弟,自号竹友。尝
-
柳、晏情词论析
-
作者:李淑珍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人公 晏几道 柳永 柳词 情词 论析 满江红 木兰花 《虞美人》 表现手法
-
描述:柳、晏情词论析
-
晏欧联章词例释及考辨
-
作者:沈义芙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章词 晏殊 荷花 例释 欧阳修 通联 荷叶 考辨 采莲 木兰花
-
描述:至于普通联章,则不拘种种,只以词意一章未尽,遂尔多章相联者即是,又分演故事联章与非演故事联章两种,尤以非
-
致用诗拾零
-
作者:李金玉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鸟兽草木之名 用诗 王安石 木兰花 词的形式 街对面 赋诗言志 店家 联想力 古典文学
-
描述:孔子劝他的学生和儿子学诗时曾经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乎鸟兽草木之名。”“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诗的功用很多,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
-
股市时空(五十六) 减持应是主旋律
-
作者:鲁兆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减持 太阳黑子周期 中国股市 上证指数 反弹 可能性 大底 历史上 顶部 点目标
-
描述:几周前曾指出中国股市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太阳黑子周期——131月至133月。在这个周期中,历史上曾有3次大底到大底、2次大顶到大顶的市场案例。而本月则是第三次由顶到顶的133个月周期,因而认为本月造顶的可
-
解决产能过剩应是“总量压减”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材料动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产能 平板玻璃 电解铝 国务院 水泥
-
描述:为了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此前,中国也曾多次面对产能过剩问题,但每次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结束后,产能过剩反而进一步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