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8)
期刊文章(112)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0)
地方风物 (19)
地方文献 (6)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5)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4)
非遗保护 (3)
按年份分组
2014(102)
2013(19)
2012(55)
2005(7)
2003(10)
2001(4)
2000(3)
1996(4)
1990(2)
1986(3)
按来源分组
淮北日报(14)
其它(9)
历史研究(2)
甘肃金融(1)
龙门阵(1)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1)
广西金融研究(1)
唐都学刊(1)
家庭之友(佳人)(1)
江南论坛(1)
浙江鄞县发现日本长年大宝
作者:王宏福 徐君杰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曹洞宗  鄞县  大宝  浙江  五代十国时期  遣唐使  宁波市区  开元通宝  中日文化  阿育王 
描述:浙江鄞县发现日本长年大宝王宏福,徐君杰最近,浙江鄞县栎社在基建中出土了10余公斤古钱币,大多数是开元。开元中,有背星、月、双月、孕月、面星、左、右挑“元”、双挑“元”,有会昌开元背昌、京,洛
河南林县出土北宋铁
作者:张增午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铁  河南  《太平寰宇记》  瘦金体  红烧土  外廓  文献通考  隶书  实物资料  政和 
描述:河南林县出土北宋铁张增午1983年8月,河南林县文化馆文物组(现林县文物管理所)在姚村乡东贤城村征集到35余公斤北宋铁。这批铁是河顺乡东寨村杨福昌等人1983年4月在村东南500余米处挖水库时
熠:谈一次古典爱情给你看
作者:刘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爱情  杜丽娘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  《惊梦》  汤显祖  明代戏曲  合作伙伴  《游园惊梦》  演员 
描述:北所有著名的昆剧团,听了不下百场的《惊梦》、《寻梦》,却因种种原因,始终未遇理想人选。直到最后一站,离开上海的前天晚上,本已灰心欲归的中心人员被请去逸夫舞台为上海昆剧团最年轻的
鸦片战争前后银贵贱的情况和影响
作者:朱新夏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银贵    包世臣  鸦片战争前后  清政府  道光朝  嘉庆  黄爵滋  清朝  雍正 
描述:798年)一两合1090文,嘉庆七年(1802年)到十二年(1807年),价又增高至仅九百余文即兑银一两。十三年银价复贱,1两可合1040余文,嘉庆末,价益贱,二十二年(1817年),需
谦益对明代文学的评价和总结
作者:刘守安 张玉璞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谦益  公安派  诗文创作  《列朝诗集小传》  前后七子  文学主张  汤显祖  李梦阳  王世贞 
描述:作为明末清初文坛领袖,谦益诗文成就甚大。在理论方面,他对整个明代文学的总结和评价,全面、系统,多有卓见。虽不免苛刻,但当时及以后均无能比者。本文列述氏对明代文学的总结、评价,认为这对于清初
李灏长话廉政
作者:衡志  来源:深圳青年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灏长话廉政
重评易法
作者:顾全芳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法  王安石  宋神宗  商品经济  中小商人  商品流通  商业贸易  宋代社会  商品生产  不抑兼并 
描述: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事实确实如此。待到北宋中期,市场发达,商品丰富,呈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同时,国家征收的商税,成为主要的财政收入。“景祐中,岁收商税四百五十余万缗,酒课四百二十八万余缗,盐
温州,应是一个温情之
作者:李娅媚 朱跃  来源:温州瞭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工  温州  城市  吸收  政府  工程  建设  小区  回报  问题 
描述:作为一个吸收了160万民工的城市,温州,理应是一个善待民工们的温情之。要给民工们以工作;要给民工们以回报;要给民工们以希望。政府如是提倡,如是垂范——曾为解决民工的住宿问题而专门推出安心工程,建
略论宋代易法
作者:方宝璋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易法  王安石变法  权力寻租 
描述:宋代王安石变法中实施易法的初衷是平物价、抑兼并,并通过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在具体推行中封建政府垄断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丧失,权力寻租应运而生,高成本运作使易务亏本经营,最终将成本积累
从汤显祖到谦益——一种“诗道”观念的复归
作者:赵炜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谦益  诗道 
描述:汤显祖在晚年与后辈谦益的一次短暂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不仅展现出钱谦益“诗道”理想确立的具体历史情景,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明末诗学领域逐渐向传统复归的内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