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8)
报纸(14)
会议论文(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
地方文献 (7)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8)
2010(1)
2009(10)
2008(7)
2006(7)
2002(3)
1994(2)
1991(3)
1990(6)
1981(2)
按来源分组
中学语文(1)
新京报(1)
文史参考(1)
文学教育(上半月)(1)
文史知识(1)
大众心理学杂志(1)
小学语文(1)
戏文(1)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
聪明泉(科幻&奇幻)(1)
精心设“”,引人“入”胜
作者:潘早晨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入新课  教学效果  导入法  语文教学  学习  精心设计  课文导入  教学实践  王安石  孔乙己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情境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我从教初中语文十余年,非常注重导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六种方法,简
爱拳拳——记四川广元市市长王金祥
作者:荆其柱  来源:21世纪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金祥  四川广元  乡镇企业  核电站  飞机场  知识分子  水电站  王益  市长  发展计划 
描述:爱拳拳──记四川广元市市长王金祥荆其柱25年前,一辆半旧的大卡车把一个眉清目秀的江南青年捎到川北山区腹地广元。广元在历史上有点名声──褒贬不一的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就出生在这里。在相近的剑门关口
褒禅山
作者:陈友冰 钱德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含山县  相对高度  中学  十三年  华山  阳山  马山  至和元年 
描述:近几年来,外地不断来信询问褒禅山的有关情况,为了搞清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最近,我们伙同含山县教育局、褒山中学的几位同志到褒禅山作了一些考查,现将考查的情况整理成这篇“考”,以飨询者并就正于高明。
“南洪北孔”
作者:邹自振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洪异  孔尚任  《长生殿》  《桃花扇》  南洪北孔    侯方域  清王朝  兴亡之感  汤显祖 
描述:的籍贯、出身、经历都不相同,但他们在创作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两剧都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④。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英琦文论略
作者:范昌灼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  民族振兴  “自我”  鲜明个性  女作家  作品  散文集  戈壁  散文创作 
描述:,受到散文界和广大读者的厚爱和赞许。 王英琦的散文,多以抒写情愫、剖示心灵为主,也写人物世态。不管是哪一类,都跳荡着一颗真诚、炽热的心,都灌注了“自我”奋进的鲜明个性,更体现着为我们民族振兴而鼓呼的赤诚意愿。 她的散文,几乎没有闲愁和神聊、低眉和絮语,有的是“一
陈三立诗歌
作者:胡迎建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三立    诗歌    陈宝箴  戊戍变法  吴宗慈  句法  西山  黄山谷 
描述:被劾,父子两人永不得叙用,此后他终生未再进入官场。陈宝箴病逝西山(又名原山)后,他移居金陵。
黄白治小儿口腔溃疡
作者:倪昭海 葛燕青  来源:新疆中医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口腔溃疡  黄白  《万病回春》  中医医院  滕州市  多种维生素  极细粉末  孩儿茶  龚廷贤  溃疡处 
描述:黄白治小儿口腔溃疡
简论王安石文中的“正气”
作者:徐世民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气  正气  正与邪  正与邪  无私  无私  不平  不平 
描述:孟子以一句“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安石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他的文中,字里行间充塞着股股正气,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睥睨凡众的个性、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和对史书失实
北宋骈文化历程
作者:蔡业共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骈文  欧阳修  古文运动  北宋  苏轼  西昆体  古文家  晚唐五代  王安石  韩愈 
描述:"。宋初骈文呈浮
王安石在皖经历
作者:陈友冰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舒州  诗文创作 
描述:王安石任舒州三年,是他任地方官时间较长一次,也是他为解除农民困苦、破解当时经济困局思考最多的时期之一.可以说,后来变法的一些政治设计,在舒州任上已具雏形.文章主要就其在舒州任上经历及其前后在皖诗文、交游的相关本事和题旨进行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