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山观鸟记
-
作者:黄淦 来源:野生动物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山 马头山 暗绿绣眼鸟 古田会议 观鸟 鸟类 红嘴蓝鹊 村边林 红头长尾山雀 啄木鸟
-
描述:梅花山观鸟记
-
论陆象山的风俗观
-
作者:刘雪影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俗 风俗 道德 道德 教化 教化
-
描述:陆象山从儒者的立场出发,对当时的社会风俗予以批判和解构。他主张学者应当超拨于流俗之外,“脱俗以修身”。同时,学者也应当担当改造风俗的重任,并通过改造风俗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荆门之政,恰好说明此点。
-
论冯梦龙的情感美学观
-
作者:黄南珊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情感美学观 本体论 情本论 情理之辨 情教论 美学思潮 汤显祖 个性自由 平等互爱
-
描述:。“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②。这里肯定情生万物、情之不灭和情之本真,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把情感视为世界存在的终极本原和一切生命创造的原动力,将情抬到创化万物的本体论高度。情为万物本源,万物以情为本。这样,就把情感置于至高无上地位和赋予其以氤氲化生的力量,以情为最高实在本体,把情作为宇宙和社会人生的根本法则,因而情被提到了形而上高度而具有本体论意义,但又是一种超验性抽象性的精神实体。冯梦龙认为,情不但高于万物派生万物,而且贯通万物感化万物,成为维系人类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的纽带。人类社会、人际关系因“情通”、“情化”而整合、协调地发展。情不但生化万物和感化万物,而且灵化万物和醇化万物,“情主动而无形,忽焉感人而不自知”,具有“圣灵”化、激活化、升华...
-
论汤显祖的美学生命观
-
作者:杨剑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创作实践 复归 生命观 中国戏剧 剧作 美学 艺术理想 戏剧理论 蕴藉
-
描述:一、以“情”为标识的美学生命观的实质 将汤显祖的戏剧理论及其创作实践,认识为明代中叶以来艺术的美学生命观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现实体现和历史延续,在于其美学实质是对戏剧作为艺术的美学个性的复归与张扬
-
宋儒孟子观述论
-
作者:陈寒鸣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孔子作《春秋》 心性论 道统 程朱理学 宋儒 理学家 王安石 《宋元学案》 人格精神
-
描述:或疑或非、或黜或低的音符,以至逐渐形成起宗益与非盈二大思潮。本文试对宋儒孟子观作一述论,看看各种类型的儒者究竟是怎样看待、评议孟子...
-
论黄宗羲的戏剧观
-
作者:朱义禄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黄宗羲 《牡丹亭》 封建礼教 艺术创作 审美情趣 戏剧观 明清之际启蒙学者 《四声猿》 诗文创作
-
描述:论黄宗羲的戏剧观
-
论王安石的陶冶成才观
-
作者:黄明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教育 人才管理 人才选拔 人才任用
-
描述:陶冶成才观是贯穿在王安石整个教育思想中的红线和突出主题。王安石基于历史教训与变法需要,构建了集“教”、“养”、“取”、“任”诸环节于一体的人才学说,形成了基础在教育的比较完备的人才理论体系。王安石
-
论汤显祖的梦幻观
-
作者:薛海燕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感性欲望 道德理性 “情” “梦” 《邯郸记》 人生如梦 梦幻观 “性” 相似性
-
描述:论汤显祖的梦幻观
-
论王安石变法的理财观
-
作者:吴玉清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理财观 北宋政权 农民 变法派 禁军 冗兵 文集 京师 熙宁
-
描述:。列宁才在《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一文中指出:“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我们研究、肯定这次变法中的理财观,对于正确评价王安石变法具有重
-
论晚明人的“小品”观
-
作者:欧明俊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小品 晚明人 陈继儒 袁宏道 汤显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小品文 篇幅短小 文学观念 袁中道
-
描述:论晚明人的“小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