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孔子的“天命观”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读
作者:姚小鸥 孟祥笑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天命观  周礼  《郭店楚简》 
描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篇。正确理解这句话,须从孔子的"天命观"入手进行研究。根据《论语》提供的资料,结合《礼记》等《论语》以外的传世文献和《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加以分析,"子罕"句应
孔子的“仁”的保守思想中的进步意义
作者:任继愈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唯心主义  周礼  恢复  正名  进步意义  贵族们  奴隶主  爱人  保守思想 
描述:常发生于统治阶级內
浅论耶稣的“天国”与孔子的“周礼盛世”
作者:孙群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耶稣  天国    孔子  周礼   
描述:题他们都期望找到问题的症结并给予解决,他们的思想超越时空并有一定程度的交汇,而且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论语》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再探
作者:闫春新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管仲  道义  功利  《鲁论》  《齐论》 
描述:《论语》中孔子关于管仲的评价或褒或贬,褒贬抵捂,令人费解。本文认为,孔子守道达变,他实际上是从道义和功利两个角度分别对管仲予以评价:一为以价值判断;一为用事实说话。
对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关系的再认识
作者:许彦龙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描述: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以“仁”释礼,援“仁”入乐:孔子对周礼人文精神的重构
作者:赵玉敏  来源: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  孔子  周礼  重构 
描述:孔子对西周礼乐文化的改造主要是以仁释礼、援仁入乐。将西周时代的礼乐制度变为一种文化精神和教育资源,从而在礼乐秩序崩解之际,为礼乐文化的发展寻找到一个新的生长点。正是这个生长点,使礼乐文化具有了深远
走向21世纪的汤学研究——在“纪念汤显祖诞生450周年学术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研究 
描述:在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戏曲家汤显祖诞生 45 0周年的时候 ,回顾国内外汤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展望 2 1世纪汤学研究的未来
试论孔子的家国关系思想
作者:孙仁宏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诸侯  家国一体  天下为公  周礼  思想家  统治阶级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关系  宗法制度 
描述:孔子主张一统天下,达于家国一体化,但他的构思是克己复周礼。一、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
周礼·仁政·入仕——孔子无法释然的情结
作者:罗新慧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仁政理想  论语  求仕  个体性  普遍性  卿大夫  主观愿望  卫灵公  人格美 
描述:政者保持着密切关联,这是因为他对于仁政有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在孔子那里,作为个体性的仁政要高于普遍性的周礼
孔子反对铸刑鼎就是反对成文法吗?
作者:俞荣根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文法  孔子  反对  地主阶级  法治  左传  周礼  悬法  考察  证明 
描述:人们常用孔子反对晋铸刑鼎的事证明孔子反对成文法,反对“法治”。诚然,孔子在晋铸刑鼎后说过“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和“民在鼎矣,何以尊贵”的话,但对他讥铸刑鼎一事应当作历史的考察和具体的分析。如,《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