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96)
期刊文章(313)
会议论文(9)
图书(6)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88)
地方文献 (68)
地方风物 (30)
宗教集要 (14)
非遗保护 (11)
红色文化 (8)
文化溯源 (7)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2(70)
2011(104)
2010(71)
2009(70)
2008(73)
2007(34)
1999(17)
1988(3)
1983(5)
1891(3)
按来源分组
吉林日报(3)
南方文物(2)
江西人民出版社(1)
人民音乐(1)
普洱(1)
新长征(1)
实践(思想理论版)(1)
中国老区建设(1)
河北法制报(1)
吉林农村报(1)
红粉之乡—安岳县周礼
作者:唐萍  来源:四川政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岳县  周礼  四川  小城镇建设  粉条产业 
描述:小城镇建设重点,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小城镇试点。多年来,在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点扶持下,经过全镇人民的同共努力,周礼的小城镇建设已具有一定特色,形成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
家世再探
作者:吴静康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森    思贤乡  魏塘镇  赵孟頫  李衎  墓铭 
描述:依傍吴森,吴森嗜书画,富收藏,使吴得以观摹历代名画,并有机会与赵孟頫、李衎交往,赵、李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直接影响了青年时期的吴
隐隐于朝
作者:冷成金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东阳  褚遂良  杨一清  王安石变法  武则天  孔子  太监  隐逸思想  邵雍  《明史》 
描述:汉武帝时的东方朔提出了朝隐。朝隐即隐身“金马门”中,把独立自由的人格巧妙地融入宦游之中,既能做官,又不同流合污,甚至还能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一部系统反映临川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佳作:《临汝诗
作者:柳志慎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诗词  经济发展  评论 
描述:、对故乡的无限热爱,其奉献出来的是当代临川才子的心血和结晶。通过《临汝诗》,感受到临川文学创作的活跃氛围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沁融合。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创作。
不得不说的话——向盾父亲和专家进一言
作者:卞祖善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徒生童话  中国音乐  音乐观念  非常态  电视访谈节目  演播室摄像机  《牡丹亭》  芭蕾舞团  《卧虎藏龙》  北京电视台 
描述:,盾此举一时间在国内炒得沸沸扬扬,盾为何中途不告而别成为了众人议论,猜测的焦点,并在媒体上引发了一场的争论。为此,本刊特意刊发了卞祖善的文章,以飨读者。
江西宜黄纶:明朝煊赫一代名将
作者:钱汉江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纪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牌坊  明朝  戚继光  江西  四十年  大司马  倭寇  训练  正规军 
描述:格的明朝禁军,也就是正规军也感到羞愧。接着家军又出省作战,在福建莆田全歼倭寇两千余人。家军从此就成为勇敢与胜利的旗帜,倭寇一听纶大名,就胆怯三分……
纽约吹来世纪风——盾谈音乐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剧  中世纪音乐  马可·波罗  作曲家  交响曲1997  纽约  百老汇  《牡丹亭》  采样机  汤显祖 
描述:盾的发言,现发表如下,以飨读者。(记录未经本人审阅,小标题为编辑部所加) 话题从盾的获奖作品《马可·波罗》谈起。
不该被遗忘的抗倭名帅——
作者:冯会明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倭名帅  戚继光  共事齐名 
描述:纶与抗倭名将戚继光是统属关系 ,共同领导了浙东抗倭 ,又指挥戚继光、俞猷平定了福建倭患。任蓟辽总督时 ,又支持领导戚继光训练士兵 ,巩固了边防 ,他与戚继光“共事齐名 ,称戚” ,堪称抗倭名帅。
中小学生作文语言应是对自己情感或认识的真实准确表达——同
作者:王锡渭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中小学生  写作用语  写作用语  商榷  商榷 
描述:海生先生在2007年第三期<语文战线>上发表题为<中小学生写作用语应提倡华丽反对朴实>文章,主张中小学生写作用语应华丽,不宜朴实.这是文章的形式问题,文风问题.无论哪种形式,只要能够真实准确表达
企业家首先应是富豪
作者:林海  来源:知识经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家  中国  产权机制  企业领导  控制权  所有权 
描述:企业家和富豪之间能否划等号? 在国人看来,富豪得利,企业家得名,井水不犯河水。于是不难想象,诸如顾雏军和柳传志在同一个场合中出现,在很多人看来他们不是一路人。但是在海外,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