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布衣危言之忠义之——欧阳澈
作者:彭龙珠  来源:机电兵船档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介绍  欧阳澈  北宋  士人气节 
描述:写作,著述达数十万字。然而,欧阳澈在入仕之途的科举考试中,却极不顺利,他多次参加考试,且将自己所著之书献上,均未能中第为官,始终是一介布衣。
《改德颂》发微
作者:郑继猛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饶节    不二法门 
描述:代背景,作者的心态,以及诗作所传达的佛法"不二法门"。这是南北宋期间,一组典型的反应现实社会情态的作品。
吴宏斌:从善如流的沉稳之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华人经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业稳扎稳打 1980年,吴宏斌先生白手起家,创办公司,建立事业,而“象牙”则是他创业之初的关键词。他回忆说:“最初是在象牙店打工,边工作边学习,学习关于贸易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部分产品的制作工艺。当时的一部分产品是自己亲自制作,另一部分则是成品直接销售。”象牙坚硬、乳白色、不透明,结构紧密、富有弹性、细密而有光泽,是雕制饰物及工艺美术品的原材料之一。 中国的牙雕工艺历史悠久、造诣深厚,其中象牙微雕艺术在中国更是由来已久,众多作品无不显示出种种自然清逸的雅韵和技师们敏智的才干。吴宏斌先生做象牙生意的时候,有一位拍档是做打金生意的,对相关技术和工艺比较娴熟,于是二人决定尝试在象牙加上14K金并镶嵌宝石,产品便愈加精美,更受欢迎了。 然而,由于出产象牙的产量骤减,许多国家禁止进口和贩卖象牙,或对象牙贸易施以极大的限制。
俊与岳氏散手(下)
作者:孙东昌 孙胜林  来源:武魂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俊与岳氏散手(下)
俊与岳氏散手(上)
作者:孙东昌 孙胜林  来源:武魂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俊与岳氏散手(上)
纪念杨达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作者:敬贤  来源:中国天主教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上海市天主教爱国会于四月廿七日,为杨达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举行纪念会。上海市宗教事务局局长何全刚、副局长吴孟卿出席并讲了话,赞誉达先生是我国天主教界信徒中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主义者的一位
从宋代台阁的繁衍看文学派的形成机制
作者:祝尚书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阁  西昆派  杨亿  晏殊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描述:又不断地变异创新,从而保持了文学继承的多样性和持续性,是宋代文学派林立的形成机制,也是推动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强大动力,总体来说是积极的,应当给予肯定。
古代“记”文章的分类与特点
作者:方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中学语文课  旅行见闻  永州八记  杂记  柳宗元  王安石  文学形式  古代  写景状物 
描述:山记》等。二、记事类。这类作品主要是记述某一事件的经过情况的。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方苞的《狱中杂记》等。三、记人类。这类杂记叙述历史上重要事迹。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究践履”
作者:陈奇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知行合一”  陆九渊  心即理  主观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精神本体  知与行  事功精神  《传习录》 
描述:同程朱一样,他也认为知在先,行在后.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他的知行观自然不同于程朱,然而也不同于陆九渊.他的主观唯心主义较之陆九渊更为彻底,不仅认为心即理,而且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他认为,陆九渊的知先后行论,将知与行划分为认识的两个阶段,有滑向心外有物、心外有理的危险.他认为,所谓知,就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所谓行,就是去恶正心,回复良知.二者密不可分,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二者是统一的,统一于良知本体,不存在知先行后或先行后知的问题,不可将知与行割裂.为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
北宋党争与“荆公
作者:沈松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党争  创作主体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西昆体    生命意识  参政主体  新旧党争 
描述:北宋党争与“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