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曾祺“于识见论”浅析
作者:兰培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涵芬楼文谈》  修养  修养  识见  识见 
描述:本文以吴曾祺"于识见"的写作理论为论题,首先分析出,其将"识见"的积累视为从事文章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并将对"经"、"史"、"子"、"骚"的学习视为积累"识见"的必要途径。然后重点挖掘和分析吴氏依据
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课堂
作者:潘品华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描述: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几年股市调整应是基调
作者:朱凤林  来源:科学时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股市调整  次贷危机  房地产调控 
描述:沪深股市于2007年10月创出开市以来的最高点位,经过一年的跌,以及几个月的反抽,然后步入了阴跌。从最高点至今恰好运行了五个年头。虽然调整时间已经足够长了,但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各种因素综合考量,未来
嘉善矜恶 取是舍非——访司马光
作者:白槐  来源:朔方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嘉善  宋哲宗  资治通鉴  传说故事  古代政治  石碑  宋朝  水缸 
描述:的印象。可是等我长大上了中学,却对曾当过宋朝宰相,作为古代政治家的
临川才子陈际太的葬在故乡发现
作者:徐建昌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墓葬  壶山  合葬  行人司  监察御史  碑文  公墓  艾南英  简捷解 
描述:
楚“几”研究:从包山二号楚拱形足几谈起
作者:王育成  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拱形  形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  我国古代  遣策  出土  重要价值  周礼 
描述: 《包山楚》公布了1986年11月湖北考古工作者发掘包山楚的全部发掘资料,并附有26篇学术研究论文。对研究战国考古、文物、历史有重要价值,这篇小文即是在其出土物的启示下所形成的,这里先从包山二号
试论秦出土遣册量少的原因
作者:杨志飞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遣册  周礼 
描述:目前发掘的楚、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遣册.而秦中却很少发现.究其原因,遣册是周代丧葬制度的内容,秦未从根本上接受周的礼乐文明,未严格遵循周礼关于丧葬的繁琐规定,故秦很少有遣册出土.
扶风庄白(戈冬)族属考
作者:辛怡华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金文  师氏  西周年代  《周礼·地官》  青铜器  瓦西里耶夫  “子”  李学勤  成周  西周中期 
描述:字体,把此定为穆王时期,认为(戈冬)是①.本文在上文基础上,对家庭、族属及伯雍父其人作一探讨,以求教大方.
西安曲江元代张达夫及其夫人发掘简报
作者:张小丽 朱连华 赵晶 王小朋 王志勇 孟博 穆毅勃 罗小信 张红仓 党晓婷  来源:文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安地区  元代  墓葬形制  墓志  出土器物  随葬器物  历史研究  青花瓷  白瓷  实物资料 
描述:1339年),M5的年代略晚于M6。两的发掘为西安地区元代考古和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祠、生祠及其它——《五人碑记》备课札记
作者:吴航斌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祠  祠堂  墓碑  李氏  宗祠  陇西  天保  诗经  祭祀  周礼 
描述:。这与《汉书·张安世传》所述:“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的祭祀祖宗先人或贤能的庙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