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
报纸(4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
地方文献 (4)
按年份分组
2013(3)
2012(6)
2010(1)
2008(4)
2007(2)
2004(2)
2000(3)
1999(2)
1991(2)
1984(1)
按来源分组
文艺报(1)
古典文学知识(1)
科学中国人(1)
美术研究(1)
黄河(1)
枣庄学院学报(1)
铸造(1)
考古(1)
家庭中医药(1)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
黄松、班松引种试验研究
作者:李书靖 党宏忠 王芳 姜成英 冯克敏  来源: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    引种试验 
描述:71 cm.班松5年生当年高生长平均为10.51cm,油松只有7.58 cm,地径生长也与油松接近.
司芬斯之谜-戏曲观念漫谈之二
作者:史雨泯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观念  传统戏曲  当代意识  人性  戏曲艺术  杜十娘  司芬  人物塑造  幸福生活  汤显祖 
描述:露出狰狞的
草书《杜子美壮游诗》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书      汪道昆  周亮工  中期  复归 
描述:此卷自明清及今,迭经诸家收藏,可谓凿凿可考。在明早中期时,即入商辂之手,有其长跋可证。明中期为汪道昆所得,首尾皆钤有其藏印。清初为周亮工藏,清乾、嘉时入阮元之手。骑缝皆钤其“雷塘庵主”小印。
文经部善本藏书题识(上)
作者:李红英  来源:文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目录  国家图书馆  铁琴铜剑楼  宝礼堂  著录  周礼  礼记正义  建国后  宋本书录  藏书家 
描述:"日溺书城,不复问人间岁月矣"。
倾覆帝王江山的女人们——试比较莉奥佩特拉和杨玉环
作者:宋致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东尼与莉奥佩特拉》  《长生殿》  屋大维  女主人公  《罗米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杨玉环  爱情悲剧  莎士比亚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描述:倾覆帝王江山的女人们——试比较莉奥佩特拉和杨玉环□宋致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安东尼和莉奥佩特拉》(1607)中,记述了一段古罗马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
铜陵集团海外开发投巨资**诺里尔斯2004年镍产量将与2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矿山工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铜陵集团海外开发投巨资**诺里尔斯2004年镍产量将与2
广东省省长陈郁在欢送诺罗敦·西哈努亲王宴会上的讲话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广东省省长陈郁在欢送诺罗敦·西哈努亲王宴会上的讲话
论李渔的为人、剧作和戏剧观——兼与沈尧、刘澄等同志商榷
作者:詹慕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观  闲情偶寄  戏剧艺术  清王朝  统治者  汤显祖  民族意识  世界观  道学 
描述:好,并用来侑酒佐客。他是很不讲求读书人的气节的”。对于李渔的剧作,论者虽不否认其前期作品“在具体描写中,尚不无可取的片断”,但总的认为“他在‘十种曲’的创作中,经历了一条从美化士大夫的风流韵事,到宣传封建道学,再到力图把风流与道学结合起来的创作道路;也就是走了一条从‘帮闲’到‘帮忙’结合起来的道路”。对于李渔的戏曲理论,这些同志虽也肯定了他在某些技巧问题的论述上具有一定的贡献,但认为这些“都还是第二位的问题。第一位的问题应该是剧作家对
改变管理理念 打造企业新形象——访罗-罗公司采购董事侯
作者:瞿立生  来源:国际航空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发科技有限公司  转包  航空发动机生产  企业管理  管理观念  诚信原则 
描述:成发科技有限公司(SCASTC)主要转包生产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去年创汇 1000多万美元。该公司以诚信为本,获得了罗一罗公司中介机匣转包生产订单。在转包生产中,公司改变了传统的管理理念,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使企业面貌一新,成为成都市 10家重点出口型企业之一
两曾为情还魂的旷世杰作-汤显祖《牡丹亭》与格鲁《奥菲欧与
作者:池洁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格鲁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戏曲  歌剧  文学  音乐  比较研究  主题思想  情节 
描述:尤丽狄茜》作一番比较研究,从作品产生的时代及主题思想,戏剧情节,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特点,藉此为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