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词翰兼美,情韵丰润——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赏析
作者:李尧臣 欧阳江琳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兼美  赏析  虞集  丰润  情韵 
描述: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剪朝衫。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又呢喃
黄鹤白云浮眼底春花秋月锁诗中:赏析陈洪宜楹联的诗意美
作者:王宁  来源: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明月  诗意美  感觉  赏析 
描述:读罢陈洪宜的楹联作口凹不觉已是初更时分。我有一种清风拂面、明月照水的感觉。
意境开拓 讽古喻今——赏析王安石《桂枝香》
作者:游红梅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香》  王安石  意境  赏析  金陵怀古  画图 
描述:意境开拓 讽古喻今——赏析王安石《桂枝香》
自唱的悲歌——晏殊《山亭柳·赠歌者》赏析
作者:柏秀娟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歌  知音  晏殊  赏析  声调  阳春 
描述:宋西昆派的后期诗人,诗作多至一万多首,但他的主要成就,主要是在词的创作上。有《珠玉词》集,存词一百三十多首。他的词和婉明丽,常以
举重若轻 妙趣横生——《牡丹亭·闺塾》赏析
作者:徐凤生 于雷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杜丽娘  牡丹亭  故事情节  赏析  戏剧家  引人入胜  矛盾冲突  封建礼教  塾师 
描述:戏剧当然要有“戏”,怎样才能有“戏”呢?构思一个曲折离奇的情节,诚然能够引人入胜,但是,一味追求情节的“奇”和“怪”,势必变得荒诞不经;穿插一些“科诨”,增加笑料,舞台可能搞得热热闹闹,但是游离于情节之外,必然流于庸俗。那么,“戏”从何处来呢?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
得益敦煌飞天之美——张大千书法赏析
作者:古申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敦煌莫高窟  书法作品  书法风格  赏析  壁画  运方  笔法  精心策划 
描述:得益敦煌飞天之美——张大千书法赏析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作者:朱碧玉  来源: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密州  赏析  王安石变法  熙宁  人物形象  词作  作者  朝廷  少年 
描述: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熙宁七年(1074)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是词史上第一个以健笔劲毫塑造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的词作。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赏析
作者:徐国娟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赏析  北宋词人  娱宾遣兴  喝酒  临川  闲适  幕府  唱和 
描述: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赏析
崇高与悲剧之美:杜甫《登高》赏析
作者:郭杨波 周涛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言  杜甫  《登高》  《诗薮》  夔州  诗评  漂泊  唐人  赏析  胡应麟 
描述:这首《登高》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间,旅居夔州时之作,历来对此诗评价甚高。如清朝杨伦认为此诗:“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而早在明代,胡应麟就推崇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诗薮》)。
纯虚词是赏析语言的另一个抓手
作者:李筱俐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词  语言  赏析  抓手  注意力  形容词  王安石  “绿” 
描述:赏析语言应从实词、虚词两项着手,然而,人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实词上,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揣摩上,王安石一句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让人拍案叫绝,可惜忽略了其中的虚词。其实,王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