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韵远治愈小儿视神经脊髓炎1例
-
作者:邹萍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刘韵远 益气活血 补阳还五汤 右下肢 活血通络 气虚血瘀 审因论治 双下肢 温阳
-
描述:司×,女,12岁。八个月前出现双下肢痿软,以右下肢为重,不能行走,右眼视力下降仅存光感,在儿童医院神经科住院,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给与激素、多种钙等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一周前无明显病因,双下肢痿软加重,右下肢更甚,活动不利,麻木发胀,四肢发凉,伴有汗...
-
刘韵远对小儿舌诊动态观察与研究
-
作者:陈颂芳 李桂菇 阎慧敏 刘景惠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舌诊 刘韵远 儿童
-
描述:尚未有过记载,它是刘师在数十年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到的宝贵经验,对诊治小儿外感性疾病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至于红点的出现和变化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对和研究。我们暂将小儿外感
-
刘韵远治疗小儿胃柿石症临床经验
-
作者:闫慧敏 李桂茹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童 胃柿石症 中医药疗法 刘韵远
-
描述:刘韵远治疗小儿胃柿石症临床经验北京儿童医院(100045)闫慧敏,李桂茹胃柿石症是由于过食未成熟柿子、未去皮柿子、或过食黑枣,在胃内经过胃酸作用而形成结石。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积聚”、“暴”的范畴
-
刘韵远治疗小儿高热验案
-
作者:刘景惠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高热 外感风寒 时感疫毒 温毒闭肺 老中医经验
-
描述:时所见治疗小儿高热验案择其典型者 3例介绍如下。病例 1 .杨某 ,男 ,2岁 ,1 990年 3月 1 7日初诊。患儿发烧 3天 ,体温 38.5~ 39.2℃ ,伴咳嗽流涕 ,在某门诊部曾服清热
-
刘韵远治疗小儿咳喘五法
-
作者:孙玉秋 刘慧丽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咳喘 疗效显著 临床经验 五味子 止咳平喘 治法 干姜 细辛 健脾理气 反复发作
-
描述:刘老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跟随刘老学习中,看到刘老治疗小儿咳喘疗效显著,遣方用药有独到之处,现将刘老治疗咳喘常用的五法介绍如下:
-
刘韵远治疗小儿佝偻病验案
-
作者:李桂茹 闫惠敏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佝偻病 医案
-
描述:刘韵远治疗小儿佝偻病验案北京儿童医院(100045)李桂茹,闫惠敏关键词小儿佝偻病,医案张××男3.5岁1989年3月6日初诊。患儿因2年来鸡胸、驼背、双下肢弯曲呈“O”型,不会行走。追问病史,患儿
-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病用黄芩的经验
-
作者:孙丽平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小儿病 黄芩 经验
-
描述:为病,理应疏风清热,而王老重用黄芩,与石膏、柴胡、菊花为伍治外热,与重楼共奏解毒清里之功。
-
吴炳煌教授针灸治疗面瘫的经验
-
作者:黄冬娥 吴强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针灸 面瘫 吴炳煌 经验
-
描述:存在着对应的解剖学关系,因此在诊治周围性面瘫时,除了进行系统辨证论治外,尚应在患侧面局部充分依据和利用面神经的解剖结构与分布特点,分析患侧面肌功能障碍的具体方位,进行经穴的优化组合,以确定相应的治疗处方
-
祖国医学在儿科诊断上的发展概况
-
作者:孙方成 来源:山东医药杂志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 祖国医学 徐春甫 声音 儿科 健康状况 发展概况 五脏之气 疾病 医宗金鉴
-
描述:外,乐声乱则五音不和,人声乱则五脏不和,所以听声音验人疾病也。”他并且引了前人的几段话来证明,如素问云:“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孙真人云:“五脏不和,五声不顺,五色不定,必主病也。”诸病形状篇中说:
-
新安医学儿科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探讨
-
作者:尚莉丽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儿科 学术成就 新安医家 小儿惊风 重要组成部分 导赤散 许豫和 烧针法 徐春甫
-
描述:门从事儿科或兼治儿科疾病的医家有50余人,撰写儿科著作80余部,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儿科医家为徐道聪,最早的儿科专著为刘锡的《活幼便览》,第一部研究儿科医案的专著为《名医类案》,最有影响的儿科著作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