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棠文学的当下意义
-
作者:李万武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写作 刘绍棠 当代文坛 社会主义 精神品质 文学观念 体性
-
描述:刘绍棠文学的当下意义
-
诚信是孩子成长的根基
-
作者:李君 来源:家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诚信缺失 当今社会 诚信为本 中华民族 根基 假文凭 家长 孩子成长 商鞅 晏殊
-
描述:记得2006年电影《夜宴》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从商鞅立木为信到季布一诺千金,从皇甫绩守信求责到晏殊诚实做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已经亘古绵延了几千年。然而,我们审视当今社会,假药、假币、假文凭、假论文……似乎一切存在的东西
-
深深的乡土情——读刘绍棠长篇小说《豆棚瓜架雨如丝》
-
作者:高扬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瓜架 小说情节 艺术魅力 老虎 长篇小说 运河 乡土 作家心灵 作品
-
描述:不失赤子真情的运河儿女的慨叹和褒扬…… 言情,是这部小说的总体特色,是这部小说之魂。在言情之魂的统摄下,作品浸溢着五彩杂色的美。 小说情节美。作品主要写了老虎跳这位京东运河滩老农的一生。老虎跳
-
试论刘绍棠小说的语言风格(评论)
-
作者:钱立言 来源:文艺杂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试论刘绍棠小说的语言风格(评论)
-
运河之子魂归故里——著名作家刘绍棠骨灰安葬记
-
作者:李培禹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中国作家 骨灰 北运河 魂归 故里 通州区 乡土文学 民族风格
-
描述: 1998年4月12日,著名作家刘绍棠的骨灰,悄然安葬在他生前挚爱着的故乡——京郊通州区北运河畔。这天,是他溘然辞世一年零一个月的日子。 绍棠先生的骨灰安葬地,选在紧临大运河端头的通州齐天乐园东
-
京门野趣,运河风情:刘绍棠小说地域特征谈片
-
作者:张同吾 来源:批评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京门野趣,运河风情:刘绍棠小说地域特征谈片
-
运河滩上乡土香——刘绍棠近年来中篇小说的美学视角
-
作者:高扬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观念 生命力 乡土 刘绍棠 民族品格 二度梅 爱情 人物形象 民族传统 兄弟姐妹
-
描述:读刘绍棠的小说,往往感到有一种魅力,就象春天走上田野,抓起一把肥沃、湿润、闪着油花的泥上,所嗅到、感受到的苏醒、萌发、喷香,令人微醉的那种气息、那种活力、生命力,这就是刘绍棠小说的美学力量。刘绍棠
-
破晓的彩霞—刘绍棠早期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序
-
作者:康濯 来源:河北文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破晓的彩霞—刘绍棠早期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序
-
评几本反映农业合作化的青年作者的作品(“运河的桨声”刘绍棠
-
作者:鄧吉 来源:读书月报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评几本反映农业合作化的青年作者的作品(“运河的桨声”刘绍棠
-
充满着战斗音响的农村-读“运河的桨声”(刘绍棠作,新文艺出
-
作者:高七 来源:中国青年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充满着战斗音响的农村-读“运河的桨声”(刘绍棠作,新文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