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薮》对历代诗风之评价
作者:周效柱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历代诗风  评价 
描述:胡应麟的《诗薮》比较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了历代诗风,对汉、唐、明的诗歌评价甚高,认为六朝、宋、元则是诗歌发展的低潮期,整个诗歌发展即是生发—繁荣—衰落—复兴如此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作者:黄建荣 韩锋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描述:通过实践与总结,中体西用与经世致用互动升华,逐渐成为知识商人群体中的新生力量,重置了传统中国“士农工商”的社会排位格局。他们兼融中西文化内涵,凸显“中西合璧”的韵味,改变了中国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在“中转”欧西文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西方传播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驱和中介,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移植起了首开风气的重要作用。他们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路向,不失为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急先锋。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作者:黄建荣 韩锋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描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官方性,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明史》的评价。二是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文人学者为汤显祖诗文集所作的序中。三是具体性,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汤显祖
王益同志:我的良师益友
作者:王业康  来源:出版史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良师益友  同志  王益  出版事业  出版人 
描述:我们今后出版少年儿童读物的大事,希望团委能派人进去清查然后接管,这是一项光荣任务,请团委协助我们做好”。我回到华东青委向主管书记同志汇报后,了解到儿童书局除在上海有编辑部和门市部,还在全国好几个城市
如何评价汉景帝
作者:程艳妮  来源:宝鸡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景帝  评价  历史功绩  轻徭薄赋  完善法制  王应麟  社会状况  汉文帝  宋人  学者 
描述:对象与角度不同而引起尺度的差别,结论大相径庭。对汉景帝的毁誉参半,说明景帝研究和评价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历代学者对景帝所作的评价,对景帝作一较为客观的评价。一、正面评价景帝时期社会
关于古典文学研究工作的几个问题
作者:曹道衡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观点  研究工作  爱国主义  作品  王安石  进步作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评价 
描述:造成了不少混乱。因此,在当前的研究工作中,有一些问题,很需要我们深入进行讨论,澄清是非,才能有利于前进。在这里,我想就几个问题谈一谈初步的认识,请大家指正。
民事抗诉权否定者的认识误区:与松有同志商榷
作者:李忠芳  来源:检察实践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民事诉讼  检察机关  民事抗诉权  审判独立 
描述:突而暴露出来诸多无法解决的矛
内心独白并非虚幻:与希云同志商榷
作者:肖明翰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心独白  文学评论  “独白”  虚幻性  小说  叙述者  外国  《喧哗与骚动》  自由直接引语  现代文学 
描述:定和沿用使有关的小说理沦和批评始终迷失在一个貌似
对几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和思孝同志商榷
作者:刘辛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世界观  列宁文艺思想  “左”  争议问题  文艺观  杨柄  文艺理论  无产阶级文化  资产阶级自由化  杨炳 
描述:存在的失误,深入地挖掘产生失误的主客观原因,那么,这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水平,活跃理论争鸣的空气,无疑都是有益的。通读全文,我得到启发,也感到惋惜。批评者指出杨著的若干疏漏和不当之处,也进行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指责。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批评者议论的焦点并没有完全集中在杨著上,而是以一
《曾巩集》校点商榷
作者:傅义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记  点校  曾巩  校本  商榷  逗号  研究成果  订正  校勘记  底本 
描述:不徒以见诸版本多寡为判。亦尊重原书,不轻点窜,疑者存疑。四、已破除不少疑难,点校大都正确。故不失为一较好版本。惟本文旨在商榷,恕不备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