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关于丽书院和黄希声先生
作者:黄春生  来源:白沙侨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于丽书院和黄希声先生
论元山的《论诗三十首》
作者:何林天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代  赵翼  论诗  士大夫  长安  江西  教化  并州 
描述: 金代杰出诗人元山,他的诗歌创作,前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赵翼在《题山诗》中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确如此。元山的“丧乱诗”的沉挚悲凉,正如《瓯北诗话》所说的:“唐以来律诗
爱情在玉若花笑
作者:钟汉秋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尔王》  《麦克白》  《紫钗记》  《哈姆雷特》  《牡丹亭》  汤显祖  悲剧  戏剧家  临川四梦  《奥赛罗》 
描述:、诸史自家。汤显祖秉性刚直,从不屈从权势。他拒绝与当朝宰相张居正之子结交,招
王安石《诗》说抬
作者:邹然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  诗序  政治改革思想  新义  诗歌  经义  荆公新学  社会变革  解说 
描述: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天下号曰‘新义’。此项工作是在诸多学者共同努力下完成的,王安石既是撰写者又是负责人,
《元音响》作者考
作者:王媛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音  胡布  刘绍 
描述:《元音响》收录了元末三位江西诗人胡布、刘绍、张的作品,三位作家生平经历罕见史书记载。《四库全书·元音响提要》中,根据诗歌内容对作者生平略作稽考,失于简略。今从元明之际文人作品、《明史
闪耀着哲理光辉的论说文——谈苏轼的《日喻》
作者:徐中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文化  经术  苏轼作品  劳动人民  论说文  文人学士  具体分析  文化背景  王安石变法  现实环境 
描述:驳倒对方,这是时势使然,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正确中肯的议论为什么要反对?“以议论为诗”也应具体分析。苏轼就有这样两首名诗:
嘲骂无损于改革的光辉——儒法文学斗争一例
作者:李联明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北宋中期  儒法  儒家代表人物  大地主阶级  人言  政治路线  改革主张  先王之道 
描述: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我国儒法斗争的历史,以大量事实,证明了鲁迅这一正确的论断。政治如此,文学岂能例外。北宋中期,司马光之流对王安石的围攻,便是一例。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高举“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浅说元山的宋诗批评
作者:陈刚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  江西诗派  文学批评  黄庭坚  论诗  苏轼  创作成就  诗歌创作  王安石 
描述:鉴于学界对元山《论诗三十首》中论宋诗部分的纷纭意见,本文从文学批评角度提出新的阐释,并通过与当今学术界对宋诗较为一致的批评进行比较,认为元山的宋诗批评基本上符合北宋诗坛的创作实际,他的批评
“留得山城爱在”——汤显祖与遂昌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论辅臣科臣疏》  山城  《明史》  政治生涯  宦海沉浮  人生轨迹  戏剧家 
描述:却因一纸《论辅臣科臣疏》,鬼使神差地改变了汤显祖的人生轨迹;徐闻、遂昌的蹉跎岁月,“在让他做了一个失败的政治家的同时,却造就了一名成功的大文学家”(邹自振《汤显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汤显祖在遂昌的五年,是他生命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就在他弃官回临川的万历二十六年(1598),他完成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不朽杰作《牡丹亭》。二、三年后,又相继在临川写就了《南柯记》、《邯郸记》。“临川四梦”的创作与遂昌产生了不解之缘。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十八日到达浙江西南部的处州府遂昌县。只见满目云海树烟,四周峰峦叠嶂。一湾清溪,抱城歌唱;两岸芳草,醉人心扉。汤显祖称之为“仙县”。他满怀政治热情,希望通过治理这个小县,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其实,遂昌地处浙西南山区,万山千壑,交通不便,地少田薄,赋寡民稀,虎入民...
《曾公录》考略
作者:程郁  来源:文献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布  永乐大典  史料价值  考略  司马光  王安石  枢密院  缪荃孙  翰林学士  学术界 
描述:,而进翰林学士兼三司使,与吕惠卿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之法。绍圣元年六月,曾布任同知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