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诗修辞三题
作者:冯渊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李商隐  数量词  古典诗歌  古诗  诗眼  通感  虚词  王安石  运用 
描述:古诗是怎样炼字的古典诗歌的炼字分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1.炼数量词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并不富于诗意,但在高明的诗人笔下,却获得了
从诗话看王安石诗歌的文字技巧
作者:丁国智  来源:问学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话  王安石  王安石诗  修辞  文字技巧 
描述:,并企图阐明其艺术成就。
巧用修辞写怪诗
作者:唐嗣德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式  王安石  特殊形式  东西南北  谐音  运用  诗歌  诗体  巧用  设问 
描述:“怪诗”,又称作“别体诗”,就是不同寻常、具有特殊形式的诗歌。有的怪体诗,是集中地运用某一修辞格式,因而具有特殊的效果,从而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诗体。例如:1、设问贺兰溪上几株松?东西南北有几峰?买得
试论“似不通”的修辞方式
作者:谭汝为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方式  脂评  焦大  修辞  心折  汤显祖  杜丽娘  语序  鲁迅先生  红楼梦 
描述:生了强烈的印象,从而获得新奇而警策的美感。比如鲁迅先生《无花的蔷薇之二》揭露北洋军阀反动政府在“三·一八”惨案中虐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周礼全对语言逻辑的巨大贡献
作者:李先焜 陈道德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语言逻辑  四层次语义理论  预设  隐涵  修辞 
描述:生最早介绍了国外的预设和隐涵这两种语用推理方式;(4)周先生强调语言逻辑中要讨论修辞问题。
解读徐渭、凡高与石鲁——论精神失常对画家创作之影响
作者:何循真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疯癫  精神失常  画家  艺术 
描述: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正常状态下 ,画家的感情与品质 ,仍能通过其作品透其真性情
共攀桃李出精神:《紫箫记》述评
作者:黄仕忠 陈旭耀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汤显祖  思想  艺术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传奇处女作《紫箫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该剧还不是一部成熟之作,但其思想与艺术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剧作家的才华。因此,要全面认识并评价汤显祖剧作的成就,还必须
大学校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作者:胡金波  来源: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成人  艺术 
描述: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时刻都在“呈人之美”,即把美时刻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是“呈可‘感’之美”。美就是一种使人愉悦的感受。艺术是借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的感情,表达人的思想。二是
探究《牡丹亭》经典段落中的潜台词
作者:苗雨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潜台词  潜台词  语义  语义  修辞  修辞  语句结构  语句结构 
描述:思想艺术内涵,深入感悟和品味其经典的艺术魅力。
修辞角度看王安石《明妃曲》其二
作者:袁津琥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妃曲》  王安石  修辞角度  宋代诗人  王昭君 
描述:非禽兽而何!”(见《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六《明妃曲》注引)在范冲看来,王安石这首诗歌简直宣传的就是典型的汉奸卖国贼的人生哲学。范氏此论一出,受此影响,后世不少宋代诗歌的选本都仅选了《明妃曲》第一首,而未选第二首。当然历代也不乏为王辩诬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蔡上翔说诗中的“恩”是爱幸的意思,反对范氏的上纲上线;朱自清说“汉恩自浅胡自深”是“沙上行人”的自言自语;郭沫若说这里的“自”字是自己的“自”,而不是自然的“自”;徐仁甫说这里两个“自”字,不但表示恩的浅深是出于汉胡自己,与我无关,而且“自”有“虽”义,在语法上,它根本不是说话的重点所在(以上观点可详参《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七、《语文续拾》、《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王安石的〈明妃曲〉》、《古诗别解·宋诗别解》等书)。笔者以为这都是对王诗的误解。究其原因在于诸家探寻诗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