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应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
作者:顾凤英 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幼儿 学习活动 教师 教学活动 蝴蝶 教育思想转变 双边活动 重要课题 直接影响 游戏
-
描述:让幼儿做学习活动的小主人,是教育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由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完成的。教师的教育思想决定幼儿所处的地位,幼儿所处的地位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在这双边活动中,如果你把幼儿仅仅看成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接受器,那
-
明末戏曲作家新考
-
作者:张增元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历 戏曲 十三年 三十年 十七年 汤显祖 作家 江苏 明末 南京
-
描述:明末戏曲作家史料传世者甚少,又散见群书。本文搜集清代文献中的有关资料,并借鉴今人研究成果,对郑之文、孙枘、张萱、林章、梅鼎祚、余翘、邱园、沈自吕、魏浣初等戏曲家的事迹进行排比综理,勾画出诸家生平
-
荆公体自妙 暮年益风流——从一首诗看王安石晚年创作风格
-
作者:杨海霞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创作风格 王荆公体 晚年 小诗 主人 作者 花木 自然山水 风流
-
描述:《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诗作,湖阴先生是作者住在金陵紫金山(钟山)下时的邻居。该诗共二首,我们不妨选其第一首来看王安石先生晚年创作风格。这首题壁之作,描写山中人家的初夏景色,清新别致
-
丹青难写是精神--老舍先生画像创作断想
-
作者:王金泰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舍 中国画 创作 以形写神 赵朴初 艺术家 王安石 精神 张孝祥 丹青
-
描述:请赵朴初先生看了此画,赵朴初赞誉有加,欣然命笔在画上题道:谛观众生,常怀悲悯。以大手笔,招魂起暝。遗像遗文,千秋炯炯。
-
创作·鉴评实例三
-
作者:徐忠根 来源:宝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鉴评 创作 实例 结构对称 艺术修养 空间感 王安石 欣赏者 层次感 审美心境
-
描述:此石质地温润,肌肤细腻,形状规整,结构对称,石面虽如股掌,但构图尤为合理——状如枝桠的纹理,稀落交叉;形似花朵的色斑,疏密有致;画面布局自如,大片"留白"恰到好处。左侧下方色泽由浓渐淡地向上蔓延,形成素淡的墨晕。这种"散墨"感觉,犹如画家绘画
-
《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创作谈
-
作者:王妍佳 余笑忠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白先勇 白先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 创作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2008年 2008年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
描述:亭〉》,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
-
为家乡奉上一份珍贵的礼物——访作家刘绍赏
-
作者:车丹军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现实主义 档案馆 社会主义 长篇小说 创作 通县 家乡 珍贵 档案袋
-
描述:乡土文学的创作,其代表作有《蒲柳人家》、《蛾眉》、《京门脸子》、《敬柳亭说书》等,被
-
元明清戏曲小说的梦创作分析
-
作者:陈晓芸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戏曲小说 汤显祖 红楼梦 创作 曹雪芹 三国演义 明清小说 元杂剧 审美特性 意象
-
描述: “同源而异派”的戏曲小说,是元明清时代盛极一时的二种文学样式,审视元明清戏曲小说,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杂剧、戏文、传奇,还是各类题材的小说,都涌动着一股梦创作的潮流,它从思想意蕴、艺术效应以及审美
-
碑学情结:何来胜的隶书创作
-
作者:姜寿田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碑学 隶书 创作 康有为 沙孟海 中青年 清末民初 李瑞清 文化中心 南派
-
描述:碑学大本营的
-
论理论批评对昆剧创作的制约与导引
-
作者:顾聆森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批评 昆剧 创作 汤显祖 当行 牡丹亭 音律 王骥德 传奇 导引
-
描述:自身的前卫和非中庸的个性,壮大成熟起来。清代后期,昆剧创作开始偃旗息鼓,理论批评也就很少再有作为,昆剧创作与昆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