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何以入选“人类遗产”
-
作者:栗建昌 满学杰 来源:瞭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代表作 《牡丹亭》 汤显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折子戏 中国戏曲 传统戏曲
-
描述:十年前,当一块3.8 平方公里的盐碱 滩,在天津港区被蓝色的铁丝网圈起来时,一向见多识广的塘沽人,不知道这个叫保税区的开放区域,又要冒出什么新鲜事来。 1994年,首届全国保税区工作座谈会在津举行。带着同样的疑惑,记者听到的是,我国办自由贸易区的水平尚处在小学阶段。
-
世博会的重心应是人类的精神生活
-
作者:谢媛 来源:社会观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发展 世博会 精神生活 重心 现代与传统 人文气息 人文关怀 现代性
-
描述:博会的永久性建筑,它的高度标明了人类的工业技术水平发展的高度.由此,人们一般认为世博会是与科学成就和工业技术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
论汤显祖诗歌的情感内涵
-
作者:张青 来源: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哥 哲学思想 理想 价值观 情感内涵
-
描述:汤显祖以在戏曲创作中肯定情感著称于世,其卷帙浩繁的诗歌创作也同样蕴涵着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但这两种文学样式中的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其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更为雅正和和理性,其中融入了诗人的理想与价值观,这一
-
京城与中国古代文化自我定义
-
作者:张法 来源:东吴学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定义 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 《周礼》 理想
-
描述: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的理想定型,在《周礼》中理论地表述出来。这一理论表述,虽然与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与以后)的现实京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却显示了先秦哲人面对从远古的中杆到坛台到宫殿
-
梦里梦外都是情——《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梦”的对比分析
-
作者:罗兴娅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桥惊梦 草桥惊梦 张生 张生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丽娘 丽娘 历史 历史 理想 理想
-
描述:梦。一梦见出历史的无奈与真实,一梦见出理想的追索与光芒。
-
科任教师应是“副班主任”
-
作者:程方平 来源:班主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班主任 副班主任 科任教师 科任教师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工作负担 工作负担 学校 学校 学生 学生 班额 班额 理想 理想
-
描述:较重,配备一名科任教师担任副班主任,其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
陆象山的理想人格论:[陆九渊]
-
作者:李听思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家 哲学家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 中国 中国 人格 人格
-
描述:陆象山的理想人格论:[陆九渊]
-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社会理想
-
作者:吉元丹 来源: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理想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
描述:本文从《牡丹亭》入手,结合汤显祖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以及《临川四梦》其他三梦,从两个方面系统的分析、阐述了汤显祖的社会理想。提出了他贵生主情、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清廉举贤、勤政爱民的政治理想。并且指
-
试论汤显祖的人格理想及其内涵
-
作者:毛小曼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理想 内涵 处世原则 价值立场
-
描述:有助于了解明代晚期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思想,同时也可为深入研究汤显祖和“临川四梦”提供可资参考的角度和视野。
-
浅析柏拉图与王安石的政治理想
-
作者:暂无 来源:南腔北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柏拉图 柏拉图 理想国 理想国 王安石 王安石
-
描述:柏拉图和王安石的共同理想是建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城邦。本文分析了柏拉图和王安石各自的城邦理论,并以柏拉图的“理想国”来映照王安石的变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