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江的人格魅力与人格缺陷
-
作者:陈东林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魅力 人格缺陷 宋江 人物描写 《水浒传》 事例 王英 逻辑
-
描述:可惜宋江死在这里!”就因为这一句话,燕顺和王英不仅放了宋江一条命,而且诚心以山寨之主相让。
-
魌头上的历史、文化信息
-
作者:国光红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信息 甲骨文字 穷奇 黄帝 汉代画像石 周礼 郑玄注 面具 说文 古文字
-
描述: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方相氏”即职有专操的巫觋。据《周礼》及郑玄注,是古巫方相氏戴了外蒙熊皮的面具以行巫事(郑玄释“蒙”为“冒”,冒即古帽字,用如动词,戴也),这种面具汉代人称为
-
鬼和鬼脸儿——释鬼、甶、巫、亚
-
作者:国光红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甲骨文 尔雅 面具 许慎 造字 通假 字形义 异构 周礼
-
描述:,频频以通假济文字之穷的古人何以特意为之造字?此可疑处
-
刑 天 考
-
作者:国光红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刑天 面具 黄帝 《周礼》 神话传说 三星堆遗址 上古神话 甲骨文字 守护神 《说文》
-
描述:刑天考国光红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出土了一大批古器物,其中不乏奇特稀见之器。对这些奇特稀见器物之性质目前尚未见有人论及,而这些器物的性质又关系到遗址性质的最后确定。本文的结论就是从对这些器物的个别和综合考证得出来的。一、刑天就是枭阳标本067、069形制...
-
安顺地戏应属傩戏
-
作者:沈福馨 来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顺地戏 傩戏 师专学报 《周礼》 面具 社会科学版 使用方 梅山教 师公戏 茅山教
-
描述:安顺地戏属于傩戏,这似乎是不可争议的定论,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1991年8月在安顺虹山宾馆召开的“中国军傩研讨会”上,湖南学者将安顺地戏与湘西傩堂戏类比,认为地戏不具备傩堂戏的诸多特点,因此认为地戏不属于傩戏。最近在《安顺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上,又读到了相同观点的文章。我认真研究过
-
傩——装神弄鬼七千年
-
作者:朱旭强 李立洪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欢节 说文解字 汉代 腊八 起源 反季节 西方 举行仪式 面具 周礼
-
描述:汉代每年腊八之前举行一次“大傩”,每次参与的人员多达千人,可与西方的酒神节相媲美,堪称是中国式的狂欢节
-
古文字中所见的古代舞蹈
-
作者:温少峰 袁庭栋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舞蹈 古文字 《周礼 《说文》 皇舞 禹步 面具 初文 象形 本义
-
描述: 当我们的祖先最初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和大脑的思维而逐渐从动物中独立出来之后,他们就在群居共处之中,以同大自然作斗争为中心,开始谱写着人类历史最初的篇章。这其中,既有关于生产斗争、社会生活方面的历史,也有文化艺术方面的历史。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我国历史上最初的文化艺术生活的一部分——舞蹈。
-
试论李觏的孤傲气质
-
作者:陈大勇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气质 气质 人格 人格 孤傲 孤傲
-
描述:李觏性刚而傲 ,狂狷却不孤独。其孤傲的气质有理想信念及价值取向作为支撑。他安贫乐道 ,竭力养亲 ,促成其气质形成既有儒家文化的影响又有地域文化的熏染。
-
罗会武的“神人”生活
-
作者:许小轩 黄福平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南丰 南丰 面具 面具 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 永乐年间 永乐年间 国家级 国家级 表演 表演 江西 江西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技艺 技艺
-
描述:傩舞是古代"傩祭"仪式中跳的舞蹈,傩祭源于史前社会的图腾崇拜,在商代形成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到了周朝时叫作"傩"。在漫长的二千多年中,"傩"寄托着人们趋吉避凶、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活跃于神州大地,在岁月中与时代交织,与艺术结合,传承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
“我愿意以他为模范”:郭沫若论王安石
-
作者:冯锡刚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家 人民本位 球型天才 人格
-
描述:郭沫若论王安石 ,特别推崇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从“人民本位”的原则出发 ,过分赞扬了王安石变法 ,这与论者的政治活动家本色不无关系。王安石的多方面的才能和人格修养也是论者心向往之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