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村官
-
作者:张履鹏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村官 行政管理 组织领导 乡约 王安石 保甲法 推行 乡村
-
描述:说说村官
-
品牌:三株二次创业的“维生素”
-
作者:周爱学 来源:企业家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次创业 产品品牌 广告 品牌个性 吴炳 市场营销 事件 墙体 乡村 加强管理
-
描述:产业结构,加强管理等多种措施,三株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效果。继1998、1999两年巨额亏损后,2000年,三株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减亏60%,主要产业开始赢利。2001年,集团整体开始赢利。关注三株的目光又开始多起来,人们也情不自禁地要问,三株能否再现辉煌?三株如何能够再现辉煌?
-
王安石变法简论
-
作者:王曾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免役法 反变法派 青苗法 小地主 保甲法 农田水利 宋朝 乡村
-
描述:本文就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问题,对学术界流行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文章认为,王安石不应算做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更未对农民实行让步政策。王安石变法的客观效果是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所以,应予基本否定。
-
追寻润物无声的语文课堂:读刘绍棠先生《师恩难忘》有感
-
作者:朱先云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刘绍棠 故事 小学老师 语文教师 无声 乡村 种子 话语 三年级
-
描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在思索、在探寻,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翻开飘着墨香的课本,苏教版第九册第一课,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师恩难忘》吸引了我。读罢,深深陶醉其中,陶醉在田老师娓娓动听的话语里,陶醉在田老师美妙神奇的故事里。田老师的故事,如三月的和风,似潺潺的
-
立足小山村,发展大产业:遂昌县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作者:葛学斌 来源:时事报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县 大产业 浙江省 民俗文化 经济发展方式 欠发达地区 原生态 汤显祖 乡村 比较优势
-
描述:积极打造都市人向往的魅力乡村,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方百姓的金山银山。
-
行道树史话
-
作者:王新战 来源:生态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道树 史话 生态环境 自然景观 《周礼》 大自然 道路 乡村
-
描述:城市和乡村的行道树,是美化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改善了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给行人带来了绿荫. 道路两旁植树,在我国周代是一项制度.据《周礼》记载,"国郊及野之道路"旁必
-
关于北宋乡村下户的差役和免役钱问题
-
作者:朱瑞熙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户 王安石变法 免役法 差役 北宋前期 熙宁 五等 农田水利 宋神宗 州县
-
描述:役极重。但这种论断缺乏充分的根据。在后一问题上,有的同志认为,变法时期开封府界以外全国各地的下户是否一律交纳役钱,无法确定;有的同志则认为原来规定下户免输役钱,但未能贯彻执行。我们认为,根据我们现已掌
-
城市化不应是乡村社会的挽歌
-
作者:许倬云 来源:中州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村社会 城市化 农村现代化 城镇化进程 工业化农业 农民
-
描述:农村现代化、农村民生工程、城乡同票同权……2010年全国两会可谓“农”笔重彩。然而。目前农村作为城市的附庸地位未有根本变化。旨在改变中国乡村面貌的城镇化进程也是以城市为导向和模板。城市的扩张
-
呼啸而过的中国情结:《呼啸山庄》与《牡丹亭》比较谈
-
作者:蒋锐航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爱情 爱情 古典 古典 西方 西方 比较 比较
-
描述:情,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界限,闪耀着同样动人的光芒,如此,从作品诞生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个性特征两方面考察两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探索其中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体味作品之魅力所在。
-
蔡孟珍博士的昆曲情结
-
作者:曲六乙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曲情 昆曲艺术 柳梦梅 师范大学 《惊梦》 《牡丹亭》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艺术优势
-
描述:蔡孟珍博士的昆曲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