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化盛宴书天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年的故事
作者:曹光哲  来源:当代广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故事  天堂  文化  《牡丹亭》  华裔作家  白先勇  袭人 
描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2006年11月24日至26日,仿佛是从天上飘然而至的美妙乐曲,回荡在香气袭人的广西师范大学王城剧场。这是由世
闽人文 再现八闽才俊 传承深远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  文化  传承  天文学  医药学  苏颂  王安石  进士 
描述:学和天文学的成就更为突出。
临川文化中国文学史
作者:项弘  来源:文艺理论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临川文化中国文学史
中国的狗文化
作者:朱积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史记》  《周礼》  狗肉  战国时期  司马相如  银雀山汉墓  女真人  出土文物  文化意义 
描述:中国的狗文化朱积孝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狗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象征体,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蕴含着深层民族心理结构,表现出多重复合的社会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态放射出卓异的光辉。其中,最
中国文化
作者:张紫晨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要依据  文化现象  文化  秦汉  古籍  周礼  黄金  中原  文化  巫术 
描述: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从秦汉前中原古籍中开始的。一个主要依据,便是《周礼·夏官·司马下》中关于方相氏的记载。即“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殴
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
作者:喻燕姣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内涵  玉器  吉祥图案  良渚文化  德行操守  《周礼》  文化  君子比德  新石器时代以来  文化遗址 
描述: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
昆曲:中国的“雅文化
作者:王文建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山腔  汤显祖  魏良辅  桃花扇  长生殿  牡丹亭  水磨  孔尚任  传奇 
描述:北曲构成,南戏由五声音阶的南方民间曲调——南曲构成。南戏从民间开始流行,原来在产生地周围,后来流布四处。每到一处就用方言来唱,热闹一时。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声腔有《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和《昆腔》,它们都属于江南小戏。《海盐腔》产生于浙江海盐,音乐情调偏重“静好”;《弋阳腔》产生于江西,音乐情调偏重于喧闹;《余姚腔》流行于江苏、安徽一带;相比之下,流布在吴中(苏州)一带的《昆山腔》影响较小,但它有“流丽悠远”的特点。最初形成于元代的昆山,因当时“善唱南曲的昆山人顾坚”而得名,因此,《昆山腔》就是昆曲的前身。(二)“曲圣”与“水磨调”宋、元时期的南戏诸腔,多用方言演唱,伴奏形式多用锣鼓,没有管弦伴奏。以太仓人魏良辅为代表的元代戏曲音乐家们,收集来自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的曲调,从演唱声腔、演唱语言和伴奏乐器三个方面对...
诗教与中国“和”文化
作者:权雅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教  君子   
描述:孔子的诗教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诗教、对君子人格的推崇都是为了建设周礼提出的"和"的社会理想,实现"和"之上的小康。
厚德载物 文化托校:临川区唱凯镇中学校园建设纪实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之友·学习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厚德载物  校园建设  临川  文化  跨越式发展  学校  历史 
描述:2008年历史性的搬迁,为唱凯中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从华南中学到唱凯镇中学再到现在的新唱凯中学,每一次的易址,对学校来说都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都是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寻求向上的支撑。
礼俗文化
作者:高明强 刘祖乐  来源:宁波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俗文化  礼仪习俗  《周礼》  意思  古籍  教化  人民  历史  中国  概念 
描述:礼俗文化,即礼仪习俗方面的文化,其源于部落社会,迄今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古籍上,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著名的《周礼》。《周礼·天盲冢宰》上说:“大宰之职,……以八则治都鄙:……六曰礼俗,以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