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攸”应是选女婿
作者:张若牧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婿  古代文化遗产  古典文学  传播中国  随笔  全译  朱熹  诗经  出版社  新疆 
描述:攸”一词,我在阅读文白对照全译《两般秋雨庵随笔》(清梁绍壬撰,范春三编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时,遇到过两次:一
欧苏合于“道”
作者:杨胜宽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欧苏  王安石  文集  韩愈  东坡  诗文革新运动  居士  阳文 
描述:多士方(讠华),而我独南。公曰“子来,实获我心。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又拜稽首,有死无易。(《苏轼文集)卷六十二)
“见”与“”的称代用法
作者:李其俊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词  答司马谏议书  代用  古汉语  可译  第一人称  王安石  上下文  主动句  吕布 
描述:“见”实际上倒置动向之前,“卓几见杀”意即“卓几杀我”。“见恕”即“恕我”。一般认为是因为动词“见”的活用。“”,表示称代时,也是居于动词前。“”的称代用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如果它后面的动词
试论王安石两次罢
作者:王广林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中国历史  研究中  反变法派  吕惠卿  枢密院  熙宁  市易法 
描述: 王安石执掌国政,变法图新,成为十一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是和宋神宗的重用、支持分不开的。同样,王安石两次罢,宋神宗也难脱干系。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关系是王安石变法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弄清
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促进
作者:暂无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临川  升学率  重点中学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特级教师  新校区  王安石  汤显祖 
描述: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促进
《小山集》的离别思情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内心活动  情景交融  《小山集》 
描述:离别相思作为《小山集》词作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晏几道多愁善感性格的展现和对自己境遇的真实抒写,集中体现了小山词的重要特点——真即感情真挚。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晏几道是怎样尽情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的。
王安石 干古第一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泽东  正常化  日本  精神 
描述:而田中竟能不予理睬,毅然来访,此又颇似王荆公“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 看得出,这时的毛泽东主席很看重改革家王安石。 二十世纪后期的历史证明了这位颇似王安石的日,的确是日本近代以来最卓越的日本首相
王安石的“非常权”与其后的异变
作者:虞云国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非常  制置三司条例司  专政 
描述:太厚”,他们都主张进行釜底抽薪式的彻底改革,以期国家一劳永逸地走上正轨。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更兼旧党元老的不合作态度,宋神宗就毫不迟疑地对其理想的宰相赋以“非常权”。王安石“这类人思路开阔、眼界
白先勇:只因相思有
作者:蔡一玛 黄哲  来源:新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相思  国民革命军  《牡丹亭》  士大夫文化  八年抗战  北京  白崇禧 
描述:八年抗战也不过如此。”白先勇说。他一生“逆天而行”、但始终自诩为士,而北京正是中国千载士大夫文化的中心。因此,这座他知天命前从未到过的故乡,他归去来兮,却始终念兹在兹,生死相随。
山居士王之道
作者:暂无 来源:学风 年份:193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山居士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