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4)
报纸(27)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6)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16)
2009(5)
2008(4)
2006(4)
2004(3)
2003(4)
1998(3)
1993(2)
1988(2)
1983(2)
按来源分组
其它(4)
现代制造(3)
人民日报(3)
文汇报(2)
物流技术与应用(1)
新三门(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
戏剧、戏曲研究(1)
学术研究(1)
幽兰海外吐馨香-江苏昆剧团赴演出散记
作者:叶彬  来源:剧艺百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大利  剧团  昆剧  发展史  观众  文化节  周恩来总理  江苏  地平线  《牡丹亭》 
描述:今年六、七月间,江苏昆剧团应西柏林第三届“地平线世界文化节”和意大利第二十八届“两个世界艺术节”的邀请,先后赴西柏林和意大利的斯波莱托、斐拉等城市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被周恩来总理赞美为祖国百花园里的兰花——昆剧,在海外吐馨香,放异彩,谱写了昆剧发展史上新的一章。
谈北宋初期晏令词中文本之潜能
作者:叶嘉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张惠言  北宋初期  王国维  文学批评  文本  接受美学  晏几道  爱情  三种境界 
描述:晏殊是常常写小词的,也就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晏词中的一位作者。我们从来人的笔记看见他们有这样的困惑,在这种困惑的情形之下,这些士大夫们一方面认为小词的写作符
西昆体与王苏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作者:张明华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研究  中国  宋代  西昆体 
描述:西昆体与王苏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联章词例释及考辨
作者:沈义芙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章词  晏殊  荷花  例释  欧阳修  通联  荷叶  考辨  采莲  木兰花 
描述:至于普通联章,则不拘种种,只以词意一章未尽,遂尔多章相联者即是,又分演故事联章与非演故事联章两种,尤以非
同株异色并为奇葩——略论晏词之异同
作者:潘婷婷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俊秀  情深  意象 
描述:晏殊与欧阳修共同将宋词导向雅化,尤其是词,因为更符合词主抒情的特质而对后世词人影响较大.
现实问题——访黄松禄、金祥
作者:赵康  来源:中国刑事警察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刑侦工作改革  刑侦体制改革  公安机关  打击刑事犯罪  刑事侦察  队伍建设  工作运行机制  刑侦改革  福建省  刑警 
描述:为队建制并全省统一升格;推出石狮典型,全面改革破案工作运行机制;配齐配强刑侦部门领导,部分地区在改制升格的同时重新考聘干部;把加强业务和队伍建设作为改革的基本内容。福建省公安厅将刑侦工作改革列为1994年的工作重点,并
对李清照《词论》批评晏、、苏三家的理解
作者:胡学琦  来源: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晏殊  欧阳修  苏轼  文学批评 
描述:本文分析了晏殊、欧阳修、苏轼三人不程度不等的“以诗为词”现象,论证李清照《词论》中“皆句读不葺之诗耳”是对晏、、苏三人的批评,从而否定有的研究者认为清照此语仅是对苏轼一人的批评的结论。
临风想望 不能忘情:读王安石《祭阳文忠公文》
作者:熊盛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祭阳文忠公文》  读后感  文学评论 
描述: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从《与方灵皋论所评文书》论李绂的古文思想
作者:张维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李绂  古文思想  古文思想  《与方灵皋论所评文书》  《与方灵皋论所评文书》 
描述:都充分展现了李绂独具特色的古文思想。文章通过对李绂《与方灵皋论所评文书》的解读,来探讨李绂的古文思想及其在清代散文史上的意义。
跋韩魏公与阳文忠公帖
作者:朱熹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关系密切  朱熹  南宋理学  王安石  正相反  文学家  政治家  心平气和  公安 
描述:跋韩魏公与阳文忠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