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5)
报纸(2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5)
2012(3)
2010(6)
2009(2)
2008(7)
2006(4)
2005(2)
2003(1)
1996(1)
1984(1)
按来源分组
乡镇论坛(2)
教学随笔(1)
广西电业(1)
福建乡土(1)
漓江出版社(1)
杂文选刊·上旬刊(1)
南方周末(1)
吉林日报(1)
唯实(1)
杂文选刊(职场版)(1)
双氧水处理油松种子促进发芽试验初
作者:裴迪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油松种子  水处理  双氧水  种子发芽  浸种处理  美国黄松  不同浓度  处理试验  水溶液  干旱地区 
描述:外材料的报导相符。说明了用适量的双氧水浓度处理油松种子,对发芽是有促进作用的。现将试验程序叙述如下。
红军第一张军应是《浪花》创刊号
作者:吴凤英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福建党史月刊》一九九一年第十期刊登了华满荣摘自《美》中的文章——《红军第一张军》。文中提到一九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创刊的《红军日报》是红军第一张军。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妥。据笔者所知,截今为止
消息在纸上还应是“主角”吗?
作者:赵国维 滕岩  来源:新闻传播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报纸版面  消息  九十年代  重要地位  新闻体裁  主角  迅速报道  电视  广播  新闻事实 
描述:查:以1997年十大新闻为例,在报社编辑部内选10名同志就"你最先从哪种媒体上获知此新闻的?"为题,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种媒体上选择,大约在"电视、广播"后打认可标志的占95%,最先从
干安石的“仇将恩
作者:陈鲁民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苏东坡  王安石  政见 
描述:同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却不同,王安石大力提倡变法,而苏东坡坚决反对,所以两人的关系不好,是一对政敌。
航危中以航代危和以航代解编之我见
作者:阎世安 杨茂林  来源:陕西气象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航危  航空  区站号  解编    河北省邯郸市  观测时间  部分重叠  天气电码  积雨云 
描述:航危中以航代危和以航代解编之我见阎世安,杨茂林(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局邯郸·056001)关于航空与危险的同时拍发(即“以航代危”)问题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以航代危”呢?笔者认为应首先明确“时限
我读吴昊
作者:杨子才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穷而后工”  国家不幸诗家幸  思想路线  催化剂  文人  知识分子  杂文  王安石  钟鸣鼎食  赤子之心 
描述:我读吴昊
刘先生“妙语”再悟
作者:张扬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妙语  东西  杂文  作家  光明  同一  八十年  坚持  本质 
描述:津某大学讲演,主张坚持“原则”,反映“本质”,有所写有所不写,写光明面不写阴暗面云云。一个女大学生递条子问为什么不能写阴暗面,提出凡真实的和客观存在的应该就都可以表现,都可以写。刘绍棠叫她站起来,说你很漂亮嘛,但你也有脸上长疮的时候,你会专挑脸上长疮的时候照相并且专照那颗疮吗?同样,党的错误也像一颗“疮”,但那不是“本质”嘛,应该用脸而不是用疮去代表党吧,云云。据称,这么一说,女大学生连连点头,全场热烈鼓掌,于是,“刘绍棠妙语服人”。我读过的那个东西与罗青山保存的那份剪报可能出处不同,因此内容和一文字有点区别,但所依据的事实显然是相同的。记得我跟罗先生一样,当时就想发点议论,然而又跟罗先生一样一拖十来年。罗先生今天翻出那份剪报并做起了文章,我也借机说说十来年前就想说的话吧。 十来年前我在一家肿瘤医院兼任副院长,看惯了...
《学问不可穿凿》指瑕——兼谈王安石的治学
作者:严正敖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级中学  指瑕  语文课本  杂文  王安石  文字  文言  穿凿附会  实事求是  治学态度 
描述: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在坐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
穷措大的富贵诗与《革命文学》
作者:刘玉凯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革命文学  鲁迅  社会生活  杂文  笙歌  文学家  景象  敌军  晏殊  钱钟书 
描述:诚然是英勇的,但不过是一面鼓。即使是(?)鼓,倘若前面无敌军,后面无我军,终于不过是一面鼓而已。
应是“骇人听闻”
作者:张广祥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骇人  高考  邵燕祥  警探  乱收费  杂文  关键时刻  严重违法行为  学校  罪行 
描述:2001年第2期《警探》载邵燕祥先生的杂文《是谁之耻》中有这样一段:“……乱收费,把学校办成学店,关键时刻高考舞弊,耸人听闻……”“耸人听闻”是指故意说夸大或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