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60)
报纸
(69)
会议论文
(13)
学位论文
(6)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2)
地方文献
(9)
才乡教育
(9)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3
(8)
2010
(14)
2008
(16)
2007
(7)
2005
(8)
2004
(5)
2001
(17)
1999
(5)
1997
(5)
1991
(4)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献研究
(2)
文史知识
(2)
文史春秋
(1)
老友
(1)
阴山学刊
(1)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1)
新湘评论
(1)
东吴哲学学报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哲理诗
《朱子晚年全論》
命题作文
王安石
作协
圣人
年龄
周亮工
创作风格
太极
孔孟学说
陈献章
«周禮»
«周礼»
史料
宋明理学
人性论
禅趣
内容特点
南京地区
七绝
大地主
吏治
历代诗话
学者
尊德性与道问学
康德
程敏政
哲学家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朱子晚年全论》】搜索到相关结果
160
条
晚年
恭逢盛世好
作者:
王益云
来源:
江苏统计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地区
百岁老人
邮电管理局
江苏省
王益
高寿
寿星
描述:
晚年
恭逢盛世好王益云近闻南京地区百岁老人年有增加,1993年底已达31人,年龄最高者为107岁。我局*江苏省邮电管理局*单长胜同志也在其列,高寿已达105岁。特捡旧作,略加修改,为众寿星贺。
晚年
恭逢
论王安石
晚年
七绝的对仗艺术
作者:
崔晓晶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七绝
对仗
描述:
王安石于其
晚年
七绝作品中所运用的对仗手法,技巧方面精严娴熟,偏重后对的对仗形式及专注写景的表现内容都显示出浓厚的创新意识。这种对仗不仅是对唐诗对仗技巧的超越,而且是对唐人七绝诗体规范的突破。
欧阳修
晚年
政治态度之我见
作者:
谈敏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政治态度
青苗法
王安石
大地主
熙宁
郭预衡
高利贷
“新政”
“循常”
描述:
最近看了郭预衡先生的《论欧阳修》一文(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对文中确认欧阳修
晚年
在政治上“始终是主张改革的”这一结论,颇有不同看法。在此略陈几点管见,以资商榷。
再谈欧阳修
晚年
的政治态度
作者:
郭预衡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馆阁
政治态度
再谈
吏治
青苗法
熙宁
边事
阳文
描述:
苏轼兄弟,便是代
王安石
晚年
诗学观评议
作者:
朱幼文
来源: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学观
谢灵运
创作要求
《石林诗话》
写景诗
中华书局
自然景物
历代诗话
杏花
描述:
王安石
晚年
诗学观评议
评王安石
晚年
禅诗
作者:
毛建军
来源: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诗
描述:
王安石
晚年
大量创作禅诗,其自有社会政治原因,更有王安石个人方面的因素,这些
晚年
创作的禅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谓“自成一体”。
禅宗对王安石
晚年
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
靳月静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王安石
晚年
诗歌
影响
描述:
禅宗这对王安石
晚年
诗歌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诗歌题材趋向于山水景物.二、以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为主.三、风格变为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自「游」的角度论王安石
晚年
心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华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
描述:
自「游」的角度论王安石
晚年
心境
申陆象山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义
作者:
颜昌峣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子
陆象山
孔子
朱子
辨志
白鹿
第二次
科举取士
象山先生
学者
描述:
得失则其志之所向、已与聖贤背驰摊而上之。则又惟官资之崇、录(?)之厚薄是
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陆的倾向
作者:
王伟民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会朱陆
朱子
格物穷理
约礼
陆象山
象山先生
陆学
发明本心
为己之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
描述:
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陆的倾向王伟民宋代儒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学术的分流。这充分暴露出了儒学本身所隐含的矛盾。如:心与理、做人与做圣人、博文与约礼、成己与成物、格物与诚意等矛盾。这些矛盾的双方初看起来,似乎是相通的。但一经朱陆的争议,就发现它们远还没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