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初读《天问——明末春秋
作者:从维熙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初读  《天问》  中国作家  从维熙  《牡丹亭》  中国大陆  历史真实  小说  小姐 
描述:初读《天问——明末春秋》从维熙作家以一个史学家的严谨和作家的才情,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凝重而真实的明末清初全景图。从史学的角度讲,作家占有大量的翔实材料,无论对崇祯、皇太极以及李自成——一度三足鼎立而后
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的春秋意识
作者:李奉戬 刘玉新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文学  中国古代  性禁忌  季节背景  《牡丹亭》  《红楼梦》  爱情故事  《娇红记》  爱情剧  《西厢记》 
描述: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的春秋意识李奉戬,刘玉新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曾指出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着偏重春秋两季的事实。①其实,不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如此,在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中,特别是爱情文学中,春、秋二季也是常用
西周、春秋地方行政制度略论
作者:范学辉 吕仁祥  来源: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行政制度  《左传》  春秋时期  卿大夫  宗法分封制  《中国古代社会》  《周礼》  诸侯国  《说文解字》  《晏子春秋》 
描述:西周、春秋地方行政制度略论范学辉.吕仁祥作为阶级国家逐渐演进、形成的西周、春秋时期,王权对地方的控制权与影响力主要建立在“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左传》桓公二年)的宗法分封制
王安石"不列《春秋》于学官"释疑
作者:周淑萍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秋>  经术  灾异  法治 
描述:,更不能把北宋的灭亡归罪于王安石废<春秋>.
春秋贵族“出奔”所见之周人国家观念
作者:巴新生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贵族出奔  国家观念  周礼  天下观念  宗盟政权  一体化创新 
描述:新的结果。周人并无狭隘的国家观念。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为例
作者:李鹭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夏商周  礼制  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家  周礼  思想解放  历史  社会进步  命题 
描述:一、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思想解放。例如春秋时期,在夏商周礼制文化向何处去的关头,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有生于无”的命题。他说自然界最伟大的法则就是“道”,而“道”的主要特点是“有生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的灾害救助
作者:暂无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灾害救助  国家  夏商时期  “封建”  《周礼》  思想体系  邦国 
描述:容。春秋战国时期邦国之间订立的盟约多把灾害救助列入其中,
春秋之际以诗言志的文学批评论
作者:余和生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言志  尚书  周礼  吴季札  文学批评 
描述: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学批评的人文传统与创新精神。
原则化与规则化:《春秋公羊传》与《春秋谷梁传》所见周礼之实
作者:朱腾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实质化  原则化  规则化 
描述:国年代,周礼逐渐被实质化,而《春秋公羊传》与《春秋谷梁传》则分别阐述了实质化的一种路径亦即原则化或规则化,并成为了汉代朝廷思考权力或刑律与道德之关系的重要知识资源。
论儒之由来
作者:刘亚玫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奴隶主贵族  祝宗卜史  天官  周礼  术士  墨子  儒家  韩非子  春秋 
描述:.《天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条下云:“四曰儒,以道得民。” 2.《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条下云:“四曰联师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