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应是《斯巴达之魂》
-
作者:李昌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鲁迅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应是《斯巴达之魂》
-
《惜花四律》应是鲁迅、周作人合作
-
作者:鲁歌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鲁迅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惜花四律》应是鲁迅、周作人合作
-
“圆规”应是借喻和借代的兼格
-
作者:王明瑞 来源: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圆规" 借喻 借代 兼格 鲁迅 《故乡》
-
描述:“圆规”应是借喻和借代的兼格
-
应是“祸福难料”
-
作者:魏焕哲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外 意外 惊呆 惊呆 居委会 居委会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幸福 幸福 转变完全 转变完全 发生 发生 鲁迅 鲁迅 担心 担心 文革 文革
-
描述:文革中,司猗纹觉得自己随时可能被贴大字报,她心总是紧揪着。谁知人间的事历来都是祸不单行,福至心灵。她没有等来大字报,罗大妈倒通知她参加居委会的读报了。能进居委会读报,就意味着不必担心被贴大字
-
“幽夐”等应是规范词
-
作者:崔山佳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规范词 语料库 鲁迅 符合实际 翻译作品 人民日报 语言事实 现代汉语词典 蔡东藩
-
描述:"幽夐"比较生僻,一般的读者难以理解,这是符合实际的,
-
杂文作者起码应是合格的公民
-
作者:王石川 来源:杂文选刊·上旬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杂文作者 公民意识 监督权力 合格 兰花指 知识分子 写作者 愤怒 鲁迅 散文
-
描述:对写作者而言,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文体宿命,有的人优雅,精致,喜欢不时翘着兰花指,然后作温婉状,这样的人大概适合写散文。而我是一个粗糙的人,易怒,敏感,爱发不平之鸣。愤怒出诗人,愤怒出杂文。这个世界是如此粗砺,我做不到无动于衷,也
-
《前哨》的刊头颜色应是多种的-关于《前哨》和《前哨》影印本
-
作者:陈友雄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影印本 国民党 刊头 颜色 楼适夷 柔石 鲁迅 纪念馆
-
描述:(第二期起改名为《文学导报》)“纪念战死者专号”即纪念柔石等五位作家和另一位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盟员宗晖。
-
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应是无患子树
-
作者:裘本培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高大的皂荚树” 散文 无患子树 中学 语文 备课参考
-
描述: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每当读此,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家园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久久不能忘怀。[第一段]
-
名著导读应是系统性导读:以鲁迅《朝花夕拾》为例谈名著导读方法
-
作者:崔娟梅 来源: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系统性 要读 会读 美读 思考 《朝花夕拾》 例谈 方法
-
描述:新课程改革中,"名著导读"被列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然而这项内容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导读效果却是不尽人意。文章主要论述教师对学生的名著导读应该有方法,成系统性,即从"要读名著"、"会读名著"、"美读名著"、"思考名著"四个方面进行引导。
-
《少年闰土》中的“我”不应是鲁迅--与永刚同志商榷
-
作者:马嗣光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少年闰土》中的“我”不应是鲁迅--与永刚同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