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牛弘、胡应麟与"图书厄运"的历史探析
作者:张晓颖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牛弘  胡应麟  图书  厄运 
描述:探讨了牛弘、胡应麟的生平及各自的图书"五厄"论,通过对"前五厄"、"后五厄"的历史探析,昭示后人以史为鉴,促进中华图书文献良性发展.
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图学思想  《周礼正义》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古代科学  孙诒让  画法几何学  周代社会  战国时期 
描述: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刘克明胡显章人类在认识并改造世界时,图或图象、图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与语言、文字、公式一样起着信息传递的功效。人们经常用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学的成长》
作者:曾贻芬 崔文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书经籍志  吕氏春秋  王应麟  太平御览  起源  类书  刘劭  各家学说  典籍 
描述: 类书的起源及特点魏晋时,以文献内容性质为分类原则编纂而成的类书开始出现。宋王应麟认为:“类事之书,始于《皇览》。建云台者非一枝,成珍裘者非一腋,言集之者众也。”《玉海》卷五四)据载《皇览》是魏文帝下诏,令王象、刘劭等于延康元年撰至黄初三年间撰成。《三国
论康熙的历史地位——对刘大年同志《论康熙》一文的商榷
作者:袁良义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族人  康熙  历史地位  西方殖民主义  民族  官僚地主  国内外形势  手工业者  明末农民战争  封建生产关系 
描述:在中国历史上,康熙曾经作过许多杰出的贡献。刘大年同志在近作《论康熙》一文里,对于这位历史人物出现时的国内外形势,他的个人作用及其阶级局限性,都进行了若干生动而精采的分析。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打算一面尽量汲取该文的优点,一面对其中觉得需要商榷和述说得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仅供讨论和补充的意见。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国资本主义  王安石变法  社会主义建设  国际联盟  中国古代历史  八大路线  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埃塞俄比亚  材料解析题 
描述: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
历史断裂处的艺术书写——周邦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辨
作者:刘汉林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断裂  实学  道学  清真词  王安石变法 
描述:北宋词人周邦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密切,这构成了他创作的背景和主线,然而《宋史》并没有记载此事。所以,参照西方史学,从不同历史观的断裂处分析社会原因,重点把握其词作中的心路历程,成为当前清真词研究中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一个值得深入开发的历史课题——读《王安石人才思想论稿》想到的
作者:顾奎相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题  思想论  人才  王安石变法  思想层面  史学界  国内外  同志 
描述:一个值得深入开发的历史课题。 大家知道,赵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经济、文化和科技都
忧郁的历史:诗与典——诗歌批评的策略与向度之一
作者:焦亚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批评  钱锺书  历史典故  古典诗人  语言观念  诗歌创作  王安石  外部世界  诗歌用典  刘禹锡 
描述:忧郁的历史:诗与典——诗歌批评的策略与向度之一
穿透历史迷雾的旷世知音——论陆游对王安石人格和诗艺的认同
作者:李强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  诗艺  尊敬 
描述:北宋名相王安石身后在南宋的名誉地位较低,官方多次诏令贬斥。南宋诗文大家陆游却十分尊敬王安石,在他的心目中,王安石是一个富于人格魅力、学养深厚的诗人,陆游对王安石的情感认同,一方面渊源于家庭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他自身的人格和艺术追求有关。
历史的动力与合力:兼评刘大年的《说“合力”》
作者:郑宏卫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阶级斗争动力  合力说  经济基础  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发展  历史发展规律  阶级社会  历史活动 
描述:综观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种种表述,可概括为三说:经济基础说;合力说;阶级斗争动力说。经济基础说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并说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