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98)
报纸(705)
学位论文(69)
图书(40)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33)
地方文献 (40)
红色文化 (13)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7)
才乡教育 (7)
按年份分组
2013(122)
2009(137)
2008(137)
2003(50)
2002(39)
1999(47)
1987(46)
1983(27)
1975(3)
1930(8)
按来源分组
其它(89)
宋代文化研究(28)
文献(19)
宁波日报(9)
福建史志(3)
汕头都市报(2)
争鸣(2)
奋报(1)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1)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王安石翻案诗的政治解读及其诗史意义
作者:文韬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翻案诗  翻案诗  立意翻案  立意翻案  诗法翻案  诗法翻案  以史寓志  以史寓志  宋诗新变  宋诗新变 
描述:用前人诗意及典故、章法上的推倒扶起和句法上的前后反覆三个方面.此类诗为宋诗新变指出了一条新的门径,以往文学史研究多强调荆公体或半山体对唐诗的回归,对此多有忽略.
恶的政治之维:陆九渊恶论发微
作者:赵荣华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政治维度 
描述:,就必须诉诸具体的制度安排。中国传统儒家对于圣人除恶尽净的信心和圣王执政的信念,使得中国传统政治观始终无法摆脱人治与德治的色彩。
中学政治教师应是一名好的导演
作者:施敏捷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导演  导学  导思  导练 
描述:一堂出彩的政治课,教师应该是一名好的导演,应该着力从三个方面做好“导演”工作,即导学,导思,导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演,从而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教师教学透有灵气,学生学的更有收获。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政治根源探讨
作者:王宾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失败  阶级矛盾 
描述: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最顶峰的宋朝,王安石变法隐隐地给历史以针锥般刺痛,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在当时的社会境况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文从政治角度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以期为如今进一步改革总结经验.
2014不是1914:战争不应是政治的继续
作者:左凤荣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  历史教训  《南风窗》  以史为鉴  金融体系  民众心理 
描述:界大战爆发以及在今天思考这一问题的意义进行了解读,很有意义。
北宋政风与积贫积弱
作者:仝晰纲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王朝  王安石变法  积贫积弱  官僚士大夫  司马光  农民起义  范仲淹  宋统治者  山东师范大学  《续资治通鉴长编》 
描述:北宋政风与积贫积弱仝晰纲北宋王朝与中国历史上其它王朝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兵虽多而积弱,粮虽足而积贫,国虽治而不振,这一特殊现象与政风腐败不无联系。本文试对北宋政风之特征、成因及其与“积贫积弱
北宋引黄放淤的历史经验
作者:王质彬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黄放淤  王安石  兴修水利  北宋时期  熙宁  淤田  农业生产  黄河水  变法  历史经验 
描述: 北宋熙宁年间,力主改革弊政的王安石两次出任宰相之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运动。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是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十一月,王安石入
王安石--北宋时期杰出的法家
作者:邓广铭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法家  儒家经典  自然观  董仲舒  地主阶级  思想理论基础  诸子百家  革新思想 
描述:逐渐觉察到一些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形成了革新思想。他反对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谬论,指出:“尚变者,天道也。”“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这种“新故相除”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是他进行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
北宋两浙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作者:方如金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末年  两浙路  社会经济  两浙地区  海外贸易  王安石  宋太祖  丝织业  唐末五代  海塘 
描述: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宋太祖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于975年灭南唐后,吴越北面失去屏障,978年,北宋改用政治压力胁迫吴越降宋,钱俶“遂上表献所管十三州、一军”“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
作者:沈松勤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台谏制度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文字狱  御史中丞  “乌台诗案”  苏轼  新旧党争  侍御史  谏官 
描述: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沈松勤《宋史》卷三九○传论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说。作为一种监察制度,北宋台谏在巩固君主集权的过程中,确曾起过积极作用;台谏对北宋学术文化的繁荣所起的促进作用,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