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17)
报纸(291)
图书(15)
会议论文(13)
学位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29)
地方文献 (68)
地方风物 (19)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8)
非遗保护 (7)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5)
2012(57)
2011(74)
2010(60)
2008(40)
2005(14)
2002(7)
1997(7)
1988(10)
1987(9)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17)
成都商报(2)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中州学刊(2)
民族艺术研究(1)
时代财会(1)
法音(1)
地质通报(1)
沉积学报(1)
矿产与地质(1)
科尔沁草原的“探路人”:记奋斗在基层的农工党员库咏力、张铭
作者:甲新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尔沁草原  农工党员  奋斗  吉林省西部  年轻党员  探索者  白城市  人民 
描述:在广袤的科尔沁大草原,活跃着一群勇于攀登、勇于向上、勇于探索的农工党员。他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奉献给绿色草原,奉献给淳朴的草原人民,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探索者之歌。
李纪恒号召青年学生把爱国热情奉献在学习、工作和事业
作者:王世赋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纪恒号召青年学生把爱国热情奉献在学习、工作和事业
啄出证券“树”的“蛀虫”:写在王益、董正青等人被揪出之后
作者:李阳  来源:金融经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树”  王益  证券  叶子 
描述:春风里,一棵大树生长得郁郁葱葱。然而,那几日,树上有好多叶子黄了。这时飞来一只啄木鸟,栖在树上,用坚硬的嘴在树杆笃、笃地敲着,啄出几条虫子。啄木鸟飞走了。几天后,变黄的叶子又长出了绿色———这是
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
作者:阎步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冕服  六冕  复古  尊君 
描述:礼》进行冕服复古,以争取文化号召力。北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多列式”冕服等级体制。隋唐上承北周,继续搞冕服复古,但隋用“单列式”服制,唐用“多列式”服制。“多列式”冕服等级造成了君臣冕服倒置的情况,这在唐高宗时引起批评。“多列式”被放弃,回归于“单列式”了。宋明时实用化、世俗化倾向,导致了冕服的逐渐衰落。从冕服在十几个世纪中的兴衰变异中,可以看到现实与传统、政治与文化在帝制中国的复杂互动关系。
北宋词坛的两束奇葩——魏玩与朱淑真词论
作者:王辉斌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国夫人词》  《断肠词》  词体雅化  成就各具  光辉篇章 
描述:表现在艺术方面最为突出的特点。二人的共同努力,为北宋女性词谱写出了光辉的篇章。
也谈主权理论及在台湾问题的应用——兼与黄嘉树、王英津商榷
作者:陈动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问题  主权  土地所有权  占有  治权  分离 
描述:根据所有权、占有等私法理论 ,提出“主权与治权的分离”的理论以及“一国两区”的定位 ,试图解释台湾海峡两岸的现状
注册不应是商标保护的前提()——从蒙牛“酸酸乳”案谈起
作者:唐广良  来源:法人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标保护  注册  蒙牛  可识别性  法律保护    保护性 
描述:一个特定的标识能否获得商标保护,惟一的条件就是其可识别性,注册不应再是商标受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从基础立法解决未注册商标的可保护性问题才是正确的方向
伶伦作律“听凤凰之鸣”群谜:中国古乐史疑案破析
作者:刘正国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史  疑案  上古  中国  凤凰  本来面目  最大限度  吕氏春秋  文本  古乐 
描述:早已尘埋沙掩,类多湮没。不少传世文本载述今人殊难解绎,留下了众多的乐史疑案难决。《吕氏春秋·古乐》所载“黄帝命伶伦作律”之乐事,便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疑案。
专访天荣投资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浩杰:2009水上F1,逆市而
作者:周三省  来源:游艇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投资  经济危机  运营商  摩托艇  游艇  上海  中国 
描述:2009年上海国际游艇展,身为世界F1摩托艇锦标赛中国运营商董事局主席的李浩杰,只停留了半日,他的四月中旬行程里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如下城市的名字:郑州、深圳、上海、博鳌……在游艇展的现场,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就经济危机对于中国水上F1赛事的利与弊,和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文学法理,咸精其能”():试论两宋士大夫的法律素养
作者:陈景良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王安石  法律素养  司马光  苏轼  自首  法律条文  宋代  谋杀  杀伤罪 
描述:法律加以调整,同时也促进了士大夫法律意识的转变及法律素养的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士大夫的法律素养,结论是:宋代士大夫对法律的重视和对律义的通晓是当时时代的一种风尚,并由此推动了宋代法律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