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异曲同工 各具风彩——《游褒禅山》、《石钟山》的比较
作者:周绍池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石钟山  比较教学  王安石  语文教材  苏轼  心情  作者  游览  考证 
描述:叹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并对由于古书不存而造成的碑文漫灭的事实深表遗
从《紫箫》到《紫钗》看汤显祖创作思想的变化
作者:王羽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  《紫箫  《紫钗  《紫钗  创作思想  创作思想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在汤显祖不到30岁时,曾根据《霍小玉传》作《紫箫》,但未成,十年之后,汤显祖在南京身居闲职,又作《紫钗》。时隔十年的两部作品相比较,彰显了汤显祖的文学创作在审美原则、创作手段、艺术语言上所发生
异曲同工 各呈辉煌——《游褒禅山》与《石钟山》比较谈
作者:石华鹏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褒禅山  王安石  考辨  山水游记  古代游记  自然美  艺术结构  至和元年  苏轼 
描述:。王安石于宋仁宗至和元年任
论汤显祖“紫钗”和“南柯”的思想性-从歌颂自然情景的“
作者:侯外庐  来源:新建设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紫钗”和“南柯”的思想性-从歌颂自然情景的“
汤显祖"情至"理念的发轫之作——论《紫钗》对于《紫箫
作者:夏太娣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  《紫箫  四梦  四梦  汤显祖  汤显祖  影响  影响 
描述:作为"四梦"之首,《紫钗》毫无疑问是汤显祖的第一部成熟之作.在汤显祖的戏曲创作中所起的作用十分突出.《紫钗》对于《紫箫》的成功改写为后来三梦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首次标举了"情至"的旗帜
叙议各别,相映成趣——《游褒禅山》、《石钟山》之比较
作者:吴同和  来源:零陵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  《石钟山  映成  苏东坡  艺术感染力  土地纲领  散文发展史  王安石  苏学  改革家 
描述: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苏东坡则相
论汤显祖早期的政治倾向——以《紫箫》、《紫钗》为例
作者:朱仰东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紫箫  《紫箫  《紫钗  《紫钗  政治寓意  政治寓意 
描述:《紫箫》与《紫钗》系汤显祖早年作品,两部剧作的创作经历标志其政治思想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即: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由以暴易暴代替了宗教求索;从理想政治
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游褒禅山》和《石钟山》之比较
作者:蔡生兰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  《石钟山  叙议结合  比较阅读  游记  王安石  文章  记叙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和苏轼的《石钟山》两篇游记作品和我们常见的一般游记的写法不同,它们名为游记,实际上并不是游,而是通过记叙来阐发作者的见解。将两篇文章作比较阅读,既有利于把握两篇文章
别具怀抱的景物:曾巩《醒心亭》赏读
作者:张永芳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曾巩  景物  醉翁亭记  北湖  泉水  乐之  范仲淹  无穷  宾客 
描述: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
借游言志 各辟蹊径:《游褒禅山》、《石钟山》对读
作者:王茂恒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  《石钟山  山水游记  王安石  苏轼  宋代  说理文  风格特色 
描述:借游言志 各辟蹊径:《游褒禅山》、《石钟山》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