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沧桑”白先勇:在腐蚀中保存天真
-
作者:苏枫 来源:小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国家大剧院 异乡人 腐蚀 短篇小说 当代中国 摩天大楼 保存 孤独
-
描述:《牡丹亭》的国家大剧院。学者夏志清曾说:"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如今,他是青春版《牡丹亭》总策划
-
接近李渔
-
作者:徐保卫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民族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 私生活 评论家 反对者 适应能力 汤显祖 短篇小说 戏剧家
-
描述:而和
-
刘绍棠小说的历史感
-
作者:栾保俊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短篇小说 北运河 文化大革命 共产党 长篇小说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 中篇小说 新时期
-
描述:绍棠几百万字的作品,我们应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我的回答是:刘绍棠较好地实践了他的诺言。从1994年9月开始,我认真地阅读了我能找到的刘绍棠的11部长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和数十篇短篇小说。读了
-
试评刘绍棠近年来的小说创作
-
作者:林孙珍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小说创作 乡土文学 早期作品 艺术风格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高晓声 农村题材 古华
-
描述:的:“写的是古朴的风俗,却永有清新的芬芳,写的是那一块贫穷苦难的乡土,读来却体贴心甜。”他的小说,虽然不敢说有震
-
刘绍棠小说对美的追求
-
作者:栾保俊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叫天子 短篇小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知识分子 水芹 社会主义 社会美 契诃夫 作家
-
描述:刘绍棠小说对美的追求栾保俊我们的社会需要美,我们的生活需要美,人们的心灵也需要美。只有美的东西才能愉悦人心,只有美的东西才是本质地反映社会主义,只有美的东西才能使人们感奋起来。我们的作家,曾经有良好的传统,远的不说,新中国建国以来,他们曾经提供给社会...
-
写短些,深些
-
作者:吴红 来源:文谭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情节小说 平衡木 作家 中篇小说 身生活 创作者 刘绍棠 篇幅 生活片断
-
描述:许多短篇小说名为短篇,却往往写得很长,在写法上也接近于中篇小说。近来一些文艺报刊为了偏补这一文弊,特辟“微型小说专栏”,这说明短
-
留在扉页上的题字
-
作者:刘孝存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小说集 乡土文学 北运河 芦苇 中学 扉页 短篇小说 批判 作家
-
描述:集中。我知道他是“少年神童”。他上中学的时候中学课本就选了他的小说。那时
-
走进《书塔村》
-
作者:李玉平 来源:青年文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篇小说 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 精神状态 价值观念 刘绍棠 经济大潮 品读 农民 白光
-
描述:。小说正是通过撰写村志这件不起眼的小事来折射当今农民价值观念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猛烈撞击中,所经历的嬗变。
-
祝贺与希望(摘录)
-
作者:步武尘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委书记 短篇小说 转折点 父亲 创作 杨炳 主要原因 中学 小狗 道路
-
描述:五月底读到张长公同志的短篇小说《县委书记的父亲》,非常高兴。作为他中学时代的老师,十多年来我一直注意着他的创作。我觉得这篇小说是他十多年来习作道路上第一次留下的脚印,是他创作的一个转折点。这篇小说
-
中国传奇片缺少些什么?
-
作者:李约拿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色彩 现实生活 文学传统 魏晋南北朝 短篇小说 汤显祖 笔记小说 临川四梦 聊斋志异 民间传说
-
描述:、《长恨歌传》、《李娃传》、《绿珠传》;到了宋元,又出现了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后由《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