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欧阳修、曾巩论墓志铭——古代传记理论研究之一
作者:俞樟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欧阳修、曾巩论墓志铭——古代传记理论研究之一
古代宁波籍著名作家小识(一)
作者:一文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词人  吴文英  梦窗词  王应麟  元代文学  戴表元  居士  音律  考证  掌故 
描述:,一字曾伯。宋末成淳进士,入无任信州教授。有《剡源戴先生文集》留世。袁桷,字伯长,元代文学家。大德初,荐为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古代爱情戏艺苑巡礼
作者:沈尧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戏  爱情生活  杜丽娘  汤显祖  我国古代  封建婚姻制度  文艺作品  四人帮  思想感情  人民群众 
描述:我国古代
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
作者:徐保均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方法  古代学者  清代文学家  王安石  《书》  集中优势力量  《素问》  宋代文学  北宋历史  战国时期 
描述: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要(下)徐保均21、北宋思想家王安石的“博览法”:“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光读经,就不能懂经。他在钻研经学的的侯,不仅认真读经书,而是“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
牡丹亭:侯庆艺术展
作者:奈西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展  戏曲艺术  表演  美术馆  着装  展览  古代  现代  状态 
描述:5月23日,"牡丹亭"——侯庆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一场戏曲艺术家的着装表演开场,并同时呈现了古代与现代两位妙龄少女的情窦初开的一系列状态,一种懵懂,一种情怀。无论是表演还是画作都深刻诠释了"感情"过程中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细腻的"变化"都是亘古"不变"与"相通"的。
南京 我的“牡丹”月
作者:罗玛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现代人  江苏省  南京  电视剧  小剧场  折子戏  古代 
描述:原本五十五折的《牡丹亭》,改编成二十七折也要花三个晚上才能看完,难怪有人戏言:古代人看《牡丹亭》,等于现代人看电视连续剧。毕竟还是现代人幸运,能够在看腻了电视剧之后重回《牡丹亭》,享受四百年前的清雅与闲散。记得一次在江苏省昆剧院的小剧场里看折子戏,
鄧文原“臨‘急就章’”
作者:萧燕翼  来源:紫禁城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七年  巴西  法家  急就篇  草害  作品  古代  虞集  匪石  四川 
描述:以人們也以地望稱他為“鄧巴西”。鄧文原於前至元二十七年曾任杭州路儒學正,至治二年召為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監祭酒。在書法上,他擅長楷、行、草及章草書,早年師法王義之、王獻之書法,
十一、漆车与栈车
作者:周绍绳  来源:涂料工业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等级制度  春秋时期  油漆涂饰  战国时期  车辆  玩具车  自行车  周代  周礼  古代 
描述:周礼·春官·巾车》叙述了当时天子乘坐的车分“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
戈戟小议
作者:党士学  来源:文博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冷兵器  考工记  形制  主要区别  论述  古代  看法  郑玄注  划分  周礼 
描述:戟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戟头较戈头窄而瘦长”;
“执驹”补释
作者:沈文倬  来源:考古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配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古代  周礼  未成年  郑玄注  补释  断乳  解释 
描述:1956年3月,陕西郿县出土一对马尊,存二盖一器身。器盖器身均有铭文,据郭沫若先生释文,其器身之铭为:隹王十又二月,辰才(在)甲申,王初执驹于(厈夂)。……其盖铬为:王(?)驹(厈夂),易(锡)经盠驹,用氒(?)雷。骓子。王(?)驹(?),易(锡)盠驹,用氒(?)雷。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