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95)
报纸(237)
会议论文(7)
学位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87)
红色文化 (87)
地方文献 (56)
宗教集要 (5)
文化溯源 (4)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133)
2011(68)
2010(52)
2009(57)
2007(39)
2001(25)
2000(36)
1991(17)
1982(28)
1981(28)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56)
羊城晚报(8)
出版史料(3)
新华文摘(2)
青海社会科学(2)
出版发行研究(2)
出版科学(2)
印刷经理人(1)
党的生活(云南)(1)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
为、曰”考
作者:宋秀丽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借字  周礼  古今字  术语  段玉裁  考工记  说文解字  训话  训释  郑玄 
描述:曰,三曰当为。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为、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同,音同而义可推也;变化主乎
深入 深思 慎取:从《游褒祥山记》想到调查研究
作者:叶介甫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唯物主义思想  工作者  王安石  专业调查  统战理论  文学家  辩证法 
描述:为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政治家,
深入 深思 慎取:从《游褒禅山记》想到的调查研究
作者:叶介甫  来源:西藏统一战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唯物主义思想  调查研究工作  工作者  王安石  专业调查  统战理论  文学家 
描述:为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政治家,他所记之事,所议之理,却充满着哲理性的思考。对于今天我们从事调查研究工作、搞好调奄研究,不无裨益。
平生风雨皆不测,何来“一蓑”任我行?:由苏轼的“一蓑”想到
作者:王木森 冷晓红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王安石  精神家园  风雨  知识分子  思想自由  神宗  精神力量  黄州 
描述:谈起苏轼,人们不禁感叹他历典八州,命途多舛;佩服他豪放不羁,旷达洒脱。很多人喜欢他的《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给追求思想自由、我行我素的读书人以内在的精神力量,让宋代以后的知识分子即便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也能守望住清高淡定的精神家园。《定风波》写于词人"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之
假若让《牡丹亭》也穿上现代服装——由沙士比亚戏剧想到中国戏曲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界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假若让《牡丹亭》也穿上现代服装——由沙士比亚戏剧想到中国戏曲
回忆与思考:听胡耀邦讲话,请胡耀邦讲话
作者:黎之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耀邦  胡乔木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马列主义  刘绍棠  陆定一  三中全会  无产阶级文化  大字报 
描述:胡耀邦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 ──胡耀邦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南巡谈话 一锤定音——李灏回忆陪同邓小平视察深圳
作者:梁维果 刘卫东  来源:开放导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中国民营经济  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 
描述:南巡谈话 一锤定音——李灏回忆陪同邓小平视察深圳
李灏回忆邓小平南巡: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场
作者:田炳信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圳  特区  资本主义  验场  股票市场  生死攸关的问题  康乾盛世 
描述: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路线,究竟做得成功不成功,不知道。这要检验,这要试验。深圳就是一个试验场……
浅论《小山词》的深情回忆及其伤心词境
作者:丁凤珠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伤心词境 
描述:被冯煦称为"古之伤心人"[1]的宋初词人晏几道在<小山词>中,投注了很多对于往事的深情怀恋,透露着许多渗入骨髓的忧伤.他始终都在回忆,不停地回忆,是一个生活在回忆里的人.本文试就<小山词>中的深情
回忆到研究: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
作者:朱春龙  来源:抗战史料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抗战史学  回忆抗战  研究抗战  主要意义 
描述:并存及其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抗战史研究理论体系。不仅如此,刘大年对研究抗战史学主要意义也有清晰认识,对后世研究抗战史有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