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与学术的互动-自乾隆前期对经学的提倡看乾嘉汉学之兴
-
作者:邱培超 来源:有凤初鸣年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乾隆 乾嘉汉学 李绂 三礼馆 尊经育才
-
描述:政治与学术的互动-自乾隆前期对经学的提倡看乾嘉汉学之兴
-
从曾巩女性墓碑文看曾巩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及社会教化
-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女性 墓志铭 曾巩 士大夫 女性形象 话语模式 根本问题 宋代 女性生活 角色定位
-
描述:up>[1](P129),把正女、正家与正天下联系起来。不惟如此,汉儒《毛诗序》以《关睢》为"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2](P4
-
《王烈王纾剧作选》序
-
作者:肖云儒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历史剧 现代剧 为人生 民族精神 史剧创作 戏说历史 结构冲突 人生感悟 不公正待遇
-
描述:《王烈王纾剧作选》序
-
王烬美应是王尽美
-
作者:刘国俊 来源:上海集邮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党80周年 共产党 干休所 吉林省 创始人 司令员 部队 南湖 军区 “尽”
-
描述:2001年7月4日《申江服务导报》《星火不尽,奋斗犹美》一文作者写道:他在建党80周年前夕,去沈阳市南湖附近的一所部队干休所“拜访了一位82岁的老人——他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的长子、原吉林
-
“王谌”应是北地王刘谌
-
作者:伏琛 来源:群言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投降 刘禅 邓艾 主战派 故事 三国志 杂文 刘备
-
描述:降派谯周,当初曾劝刘备在蜀称帝;现在邓艾兵临成都,他又赶紧劝刘禅自缚称臣,这是真的。至于王谌却查无其人,只有一位北地玉刘谌,他是刘备的孙辈,是王亲国戚,故被封为北地王。他当时劝刘禅说:若理穷力屈,祸
-
毛主席诗词学习笔记(之七)——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作者:夏阳 来源:江苏文艺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毛主席诗词学习笔记(之七)——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的是方家之论:读毛礼镁新著《江西广昌孟戏研究》与《江西傩及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连戏 海盐腔 江西 弋阳腔 广昌 戏曲声腔 民俗文化 戏曲研究 学术成果 戏曲史
-
描述:北京有一对老夫妇刘乃崇和蒋健兰,他们五十余年的戏曲评论正以《老俩口说戏》为书名一本又一本地出版。南昌也有一对年过古稀的老夫妇流沙和毛礼镁,他们以江西戏曲为根基,从事戏曲史论研究半个多世纪,创获丰富,学术巨著也正在联翩问世。近来读到毛礼镁新著两种,一本是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的
-
今夕握香,他年传雪:读《绿珠传》杂感
-
作者:孙雪颉 来源: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崇 女子 赵王伦 最底层 珍珠 爱情 真爱 挤出 行记 周秦
-
描述:《周秦行记》里也未
-
译意与译味:读汪榕培英译《牡丹亭·闺塾》
-
作者:李瑞凌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闺塾》 《牡丹亭·闺塾》 译意 译意 译味 译味
-
描述:汪榕培在戏剧《牡丹亭·闺塾》的翻译上运用了3种翻译策略:舍意取味、意味兼得和化意入味。译意是基础,在译意和译味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译味是他翻译的主旨和目标取向。在译味过程中,他不拘泥于原作的表达形式,在忠实原作意味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再创作,表现了原作的神韵。
-
知识人印象:读李怀宇《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
-
作者:吴丙年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人 台湾文化 中国文化 印象 白先勇 形象 群体 牡丹亭 开拓 价值
-
描述:六家》(以下简称《知识人》)。 对于“知识人”这一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官方或坊间的定义,宽泛一点来说,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应该算是知识人吧,比如我自己,也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的人。但在作者李怀宇看来,“知识人”的概念却不那么简单。就《知识人》这本访谈录来看,作者所拜访,所记录之人,诸如白先勇、余光中、郑愁予、南方朔、隐地等十六位人物,个个成名在早,皆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文章一篇篇读过,我们会发现,“知识人”,该是那些有别于普世目光、情怀、抱负和社会担当的人。这些“知识人”给我的印象,或有着清透高远的目光,或有着博大,亲切的人类情怀,或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抱负和担当。总的来说,知识是不是力量,知识能不能改变世界,前提是有没有这样的“知识人”存在。 说及“清透高远的目光”,白先勇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