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几道个人性格及其词作艺术特色研究
作者:李联凯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性格  艺术特色 
描述:乏深度的分析。这些都为今后一个阶段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任剑辉唱腔艺术:以《紫钗记》为例
作者:戴淑茵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电影  唱腔艺术  唱片  版本类型  李益  舞台演出  汤显祖  录音  中板  创作过程 
描述:944-)及梅雪诗主演。1966年任剑辉和白雪仙等人于坚尼地道佑宁堂为此剧录制唱片,并于1968年在广东道和湾仔修顿球场重演。本研究试利用仙凤鸣剧团《紫钗记》现场舞台录音(1968)、娱
“播芳六合·一刻千金:李浩微雕艺术作品展”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作品展  六合  西泠印社 
描述:近日,由西泠印社集团主办、西泠艺廊承办的“播芳六合·一刻千金——李浩微雕艺术作品展”活动在位于杭州延安南路33号的西泠艺廊(西湖店)拉开了帷幕。
一线收尽鸿蒙:论刘绍荟的白描艺术
作者:王鲁湘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认识刘绍荟老师是在2007年.当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院50周年,特意举办了一个六人邀请展,把六位毕业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学生请回母校,给母校师生做了这么一个汇报展.就在那次展览期间,我同六人有过一次聚餐,发现六人中竟有两位湖南老乡——刘绍荟与何山,于是相谈甚欢.
辨析冯延巳、晏殊词的艺术手法
作者:薛瑞瑞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艺术手法 
描述:冯延巳、晏殊作为小令派代表词人,他们的词风表现出一脉相承的特点.但由于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他们的词又呈现出各自的风格.本文试从艺术手法方面辨析两人词的异同.
梦入游园品昆曲余韵悠悠:昆曲艺术简论
作者:高燕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余秋雨  牡丹亭  昆剧  长生殿  表演  戏曲音乐  族文化  细腻  汤显祖 
描述:遗产名录》,究竟昆曲有什么魅力让我们被赋予某种责任对他进行保护和继承呢?
雨露风晴,笔酣墨饱:谈广东粤剧院艺术指导关国华的表演艺术
作者:陈酉名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艺术指导  柳梦梅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改编本  元杂剧  剧院  艺术技法 
描述: 胸有成竹,形诸于外;雨露风晴,笔酣墨饱,是粤剧表演艺术家关国华的表演艺术技法。 美术家画竹,每喜欢雨、露、风、晴四幅并列,它们的各种姿态和神韵,要描绘得生动准确,必须胸有成竹,而后笔落无误。戏剧表演艺术家亦不例外,若想刻划一个人物的心态和行为,倘非先有这一人物的“种
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艺术——批判孟超同志的昆剧《李慧娘》代跋
作者:卜林扉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尚情  出版社  汤显祖  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思想影响  人性论  昆剧  人性解放  文学评论 
描述:的思想和理论。代跋首先标榜汤显祖的“尚情论”,然后大肆宣传他的所谓“情”,他说明了自己的《李慧娘》“基本上是一抒发感情之戏”,说明了自己写这出戏是接受了汤显祖的思想影响,是从“尚情论”出发的。汤显祖为了憎恶和反对当时的封建道学,为了跟当时牢牢箝制人心的封建道学的“理”相对立,提出了反“理”而尚“情”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掙脫封建束缚、主张人性解放的朦胧的要求。
应是富于个性的艺术再创造(兼评上影改编的几部影片)
作者:边善基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电影、电视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应是富于个性的艺术再创造(兼评上影改编的几部影片)
时间的艺术 风俗的画卷——刘绍棠新作《黄花闺女池塘》赏析
作者:刘荣林  来源:写作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时间的艺术 风俗的画卷——刘绍棠新作《黄花闺女池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