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教学》第二十八卷(一九六五年一——六月)目录索引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毛主席 周谷城 河北省 陈独秀 天津市 人民日报 毛泽东 王安石变法 前期思想
-
描述:~~
-
摆脱历史惰性之路 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哪些旧传统观念需要破除
-
作者:暂无 来源:资料卡片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摆脱历史惰性之路 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哪些旧传统观念需要破除
-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
作者:曹中原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 一届三中全会 王安石变法 抗日战争 教师提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动机
-
描述:创造思维的本质特征是突破,也即是创新和开拓。其表现为思路开阔,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自己原有知识的局限,能迅速发现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新联系,富于想象和长于类比。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
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思想及其意义: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
作者:刘尊武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恩格斯 历史运动 历史发展规律 基本原理 个人意志 历史规律 思想 自己创造 布洛赫
-
描述: (一) 恩格斯在晚年关于唯物史观的通信中,在阐述人们怎样创造自己的历史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历史运动的“合力”思想。他在1890年9月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下了发人深思的两段名言:“我们自己创造
-
历史发展动力之再探讨——兼论阶级斗争之历史作用
-
作者:闫兴家 来源: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阶级斗争 历史发展动力 历史变革 再探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历史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刘大年 暴力革命 阶级和阶级斗争
-
描述:所以归为一种意见当中。我同意后一种意见,而不同意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个观点,或者说不同意这种角度的提法。下面谈点意见。
-
采用多种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历史上册教学总结
-
作者:万英华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课 小学历史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 北京人 面貌特征 方法教学 导语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前,我环视全班同学说:谁能把同学之间的面貌特征说一说,待同学们发言后再引导:“现在人们长得漂亮,穿得美观,你们知道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我们的祖先是
-
“小女子”的大手笔─—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
作者:张求会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故事 王安石变法 满江红 了解之同情 女子 社会习俗 史学大师 通俗读物 简洁的回答 历史学家
-
描述:“小女子”的大手笔─—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
历史发展动力应是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
-
作者:吉彦波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历史发展动力应是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
-
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从王安石变法谈法家进步作用与阶
-
作者:波涌 来源:破与立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阶级斗争 大地主阶级 王安石变法 进步作用 生产关系 法家人物 创造历史 劳动人民 农民起义 保守派
-
描述:而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然
-
金应熙谈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作者:江士贤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中国史学会 派代表 季羡林 委员 城市史学 斯图加特市 代表团 刘大年 国际史
-
描述:组成,团长刘大年,顾问季羡林、莫阳,代表团成员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第一届大会于1898年在海牙举行,此后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大致上每五年举行一次,是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