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60)
报纸(204)
学位论文(65)
会议论文(18)
图书(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31)
地方文献 (181)
非遗保护 (15)
地方风物 (12)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6)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190)
2013(98)
2010(102)
2008(100)
2007(95)
2006(81)
2005(55)
2003(36)
2002(37)
1996(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91)
抚州师专学报(33)
文史知识(22)
青年文学家(9)
作家杂志(2)
梧州学院学报(1)
渭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铜陵学院学报(1)
南平师专学报(1)
大众科学杂志(1)
冯延巳与殊的“闲情”
作者:李莹 连国义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闲情  史演进 
描述:晚唐五代词确立了以言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要眇、婉约为美的审美规范。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阳春集》是其代表,对宋初殊的《珠玉》创作影响深远。二家作品中的“闲情”在伤春怨别的表相下用顿挫含蓄的笔法抒情、造
殊《珠玉》的分类评价
作者:宋国荣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圆玉润  珠圆玉润  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  分类评价  分类评价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描述:逝的惆怅和春光美景不能长驻人间的惋惜之情;第二类,代女子而言艳情的和表现自己优游岁月的;最后是无聊而缺乏真情实感流于庸俗的.
殊与姜夔的异同
作者:姚念 魏国栋 陈迪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姜夔  典雅  题材 
描述:抒发漂泊之感和身世之悲,以"清空"为显著特色。较之殊,姜夔的在取材方面也更为广泛。
的色彩美学解读
作者:吴昊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美学  色彩意象  对比调和  宋代花鸟画  微距拍摄 
描述:科学地审视,重新认识殊高超的美学造诣价值和对中国文艺的贡献。
殊《珠玉》中的“臣妾心态”
作者:郭艳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珠玉  臣妾  臣妾  欧阳修  欧阳修  宰相  宰相  作品  作品  身份地位  身份地位  学研究  学研究  家国  家国  内心  内心 
描述:殊不仅是北宋真宗、仁宗两朝的"太平"宰相,同时也是引领一代词风的词人。殊有《珠玉》存世,作品有130余首。《珠玉》在内容上基本没有离开传统的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歌宴祝酒一类题材,正因如此
有关研究的几点看法
作者:汪首豆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殊研究  《珠玉  价值评判  艺术特征 
描述:梳理近三十年来有关殊及其作的研究,认为20世纪80年代偏重其作价值的研究,而存在研究视野狭窄的问题;90年代的研究偏重其作的艺术特征,又存在片面化、文本化的问题。对作价值的研究应更多
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李蔚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珠玉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  女性观  女性观 
描述:北宋前期著名词人殊的《珠玉》中描绘了众多女性形象,本文从少容貌具体刻画,多动作神情描写、人景相融,心曲款款、轻柔仙女,端庄品质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作中的女性形象特征,从而概括出殊进步积极高雅
殊与苏轼中的“人生如梦”
作者:刘畅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如梦 
描述:“人生如梦”一直是古代文人探寻生命意识的重要主题。宋代词学发展,很多文人在作中表达着他们的人生态度。殊与苏轼虽然在人生道路、创作风格上等有很多差别,但他们在作中都曾不止一次地发出对于光阴流逝
之圆融旷达的理性观照
作者:李茜茜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圆融旷达  理性观照 
描述:在伤春怨别的情绪之中表现出圆融旷达的理性观照,它的这一特质的矛盾成因,及其艺术营构,一是以娓娓道来的叙述特质,二是利用结句打破时空叙述模式和切断情感流程来实现,皆显示了作发展历程中
、欧中的“酒”意象析论
作者:李芳蓓  来源:东方人文学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珠玉  六一词    意象  Yan  Shu  Ci  Ou  Yang  Xiu  Ci  Liquor  imagery 
描述:、欧中的“酒”意象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