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国与裕民之争:王安石与苏轼的政治理念考论
-
作者:何晓苇 来源:求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与王安石 裕民与胜民 宋史研究
-
描述:。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急於有功而贪富强",有病民、贫民之弊,乃至败坏天下之风俗。裕民作为苏轼政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贯串于熙宁前后苏轼的诸多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当中。裕民之道与富国之法也成为王安石变法
-
晏几道,拒见苏轼的狂妄词人
-
作者:王爱军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席之地,而且获得了“宋词小令第一人”的美誉。
-
王安石晚年与变法
-
作者:张明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吕惠卿 苏轼
-
描述: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表面上远离了朝廷的变法活动,实际上,他著书立说,为变法制造舆论、寻找理论根据;他致书吕惠卿,维护变法派内部的团结;他接待苏轼,希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改变苏轼对变法派人物
-
苏门词人与北宋党争
-
作者:曹丽芳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门词人 北宋党争 苏轼 王安石
-
描述:苏门词人的活动时期几与北宋新旧党争相始终,他们的命运沉浮可以说是与党争息息相关.隶属于旧党一派的苏门词人在新旧党争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打击,考察他们与党争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
细节识人
-
作者:老生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识人 待人接物 苏轼 王安石
-
描述:罔将苏轼治罪。
-
乌台诗案始末
-
作者:李炜光 来源:各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诗案 苏东坡 王安石 苏轼
-
描述:苏东坡在他44岁那年摊上了个案子,这案子差点要了他的命。有人说,是王安石陷害苏东坡,正史、野史里都有这个说法,真是这样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置苏轼于死地?
-
苦涩的洒脱英雄的悲歌:《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
作者:黄玉友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王安石 苏轼 古文
-
描述:元丰二年(公元1097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改革,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和,遂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入狱。后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一代奇才,便在这有职无权的闲差上浪费着自己的青春。期间,他开荒种地
-
吞山川之浩气 接生民之朴直——从苏轼的词作看苏轼人格的魅力
-
作者:张海红 来源: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作品 人格 词作 中国文化传统 人品文品 文学艺术 林语堂 王安石变法 鲜明个性 为人处世
-
描述: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从二十一岁步入宦海,便一直在政治漩涡中起伏,但无论是沉是浮,无论是朝廷高官还是带罪贬谪,他为人处世、做人的本性却从不曾改变。那得意时的淡然,失意时的泰然;那从政之直,为人之真
-
不染闽派气习的清初诗人黎士弘
-
作者:陈庆元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闽派 《清诗纪事初编》 黄道周 张九龄 闽西 南明时期 古典文学 风格体裁 易代之际
-
描述:不染闽派气习的清初诗人黎士弘陈庆元明代的闽中诗派,虽然是福州一府的诗派,但福州是会城,诗人多,知名者众,故影响也大,终明一代,闽中诗派的诗风占有主导地位。这一诗风,到了晚明,开始受到郡人陈第、董应举
-
孙犁刘绍棠的艺术师承--兼谈“荷花淀派”
-
作者:王教祝 来源:艺谭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孙犁刘绍棠的艺术师承--兼谈“荷花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