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曲以情反礼的青春颂歌
-
作者:徐子方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中国 文学研究 牡丹亭
-
描述:一曲以情反礼的青春颂歌
-
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
-
作者:王平 来源:装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志设计 传统艺术 中国 图形组合 《周礼》 文字 印章
-
描述: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
-
在民族化的道路上前进(评刘绍棠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
作者:方顺景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在民族化的道路上前进(评刘绍棠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
高潮的契机:论北宋前期词的过渡特色与艺术实践
-
作者:乔力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前期 过渡特色 艺术实践 曲子词 晏几道 柳永词 士大夫文人 欧阳修 《花间集》 文化精神
-
描述:高潮的契机:论北宋前期词的过渡特色与艺术实践乔力首先须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分期观念,主要依据文体自身的发展演变进程,并适当考虑有关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的大背景,所以此"前期"之说,系指太祖赵匡胤立国(建
-
清新雅丽 潇洒磅礴——张大千绘画的艺术特色
-
作者:李永翘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绘画特色 意在笔先 中国画 妙造自然 古代书画 表现美 师造化 李瑞清 艺术特色
-
描述: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其二哥张正兰,即是著名的绘虎大师张善子。他们的画室名大风堂。 张大千从9岁时即开始学画,后又拜书法家曾农髯、李瑞清两人为师,学习书法、诗文,又广泛临摹了古代书画名迹,学得诸
-
缘事论析 警醒动人——《伤仲永》的艺术特色
-
作者:张汉清 方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析 王安石 重要性 后天学习 唐宋八大家 警醒 艺术特色 变化过程 青年时期 文章
-
描述:,充分显示了它的特色。
-
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谈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
作者:何慧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谈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
晏几道个人性格及其词作艺术特色研究
-
作者:李联凯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性格 艺术特色
-
描述:乏深度的分析。这些都为今后一个阶段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
《牡丹亭》续作探考
-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续作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
愿人们远离邪教之害:访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秘书长李安平
-
作者:暂无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北京)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邪教 邪教 中国 中国
-
描述:愿人们远离邪教之害:访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秘书长李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