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37)
报纸(2064)
学位论文(126)
图书(94)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54)
历史名人 (1087)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4)
文化溯源 (3)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75)
2012(601)
2010(505)
2009(449)
2008(505)
2007(318)
2006(176)
2005(163)
2004(121)
1986(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4)
中国文化报(62)
文艺报(23)
中华戏曲(16)
文艺研究(16)
群文天地(7)
北方文学(下半月)(3)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
中华家教(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圆四百年之昆曲梦──浙江京昆艺术剧院访澳演出侧记
作者:晓霖  来源:戏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澳门半岛  《游园惊梦》  浙江  剧院  汤显祖  京剧表演艺术  牡丹亭  昆剧折子戏  观众 
描述:圆四百年之昆曲梦──浙江京昆艺术剧院访澳演出侧记
龙沙一曲惊星斗:论流人程煐的昆曲剧作《龙沙剑》
作者:崔春雷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沙  昆曲  中国思想  齐齐哈尔  唐代传奇  现代性  汤显祖  黑龙江  传奇剧本  评点者 
描述:8年,因文字狱而流放塞北的安徽文人程煐来到了黑龙江齐齐哈尔,在这里,他用不足十天的工夫,完成了一部传奇剧本《龙沙剑》。如
亦邃亦阔 有学有术:从第二届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看近年昆曲
作者:王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动向  新时期  研究思路  牡丹亭  苏州大学  学者  海内外  大学生 
描述:广为学界瞩目的第二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4日至7月7日在苏州市图书馆举行。这是继2003年11月在昆山举办的首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昆曲学界的又一次盛
走进阳春白雪的昆曲艺术:访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
作者:宋冰华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白先勇  牡丹亭  阳春白雪  文化底蕴  院长  戏曲艺术  北昆  大学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尝不是好事。然而,白先勇再有名,青春版《牡丹亭》也只能流行一时。昆曲的美妙、动人、赏心悦目,毕竟不能单靠一个人、一部戏就被大众接
牡丹亭》音乐创作谈
作者:李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唱腔  牡丹亭  音乐创作  新版  配乐  寻梦  杜丽娘  昆剧  游园  昆曲 
描述:所谓戏曲,一半看戏,一半听曲,而昆曲中的曲又分唱腔和配乐这两部分。由于新版《牡丹亭》的定位是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出新,强调“现代意识”,所以音乐自然也不能例外。
谈新编本《牡丹亭
作者:周巩平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编本  牡丹亭  杜丽娘  现代意识  作者本意  《六十种曲》  相异处  《缀白裘》  昆曲  虚实相生 
描述:新编本《牡丹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现代人用现代意识的“寻梦”,尽管可能与作者本意旨趣有相异处,但毕竟使一些文学青年找到了爱好昆曲的途径。 《牡丹亭》新版缩编至三十五出,颇有不同看法。但笔者以为重现
牡丹亭》百家谈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演员  昆曲  昆剧  观众  舞美  花道  导演  杜丽娘  李雪梅 
描述:徐幸捷(上海文化局) 总体上讲,这是一部精典之作、精心制作、精打细摩、精彩纷呈。 全本上演《牡丹亭》,编、导、演面对这样一部古典名著,持尊重、审慎的态度,要尽力展现昆曲本体的灵魂,在本体精神增加
秾丽、恢弘的《牡丹亭
作者:徐斯年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张协状元》  上海昆剧团  浙江永嘉  艺术精品  总体风格  艺术节  演出  昆曲 
描述:秾丽、恢弘的《牡丹亭
关于《牡丹亭》的几点疑问
作者:王强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戏曲  评论家  艺术家  昆曲  作品 
描述:性能够远远高于"四大名剧"或"十大悲剧、喜剧"中的其
群星光耀《牡丹亭
作者:沈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临川四梦”  上海昆剧团  剧院  蔡正仁  剧目  演出  昆曲 
描述:牡丹亭》是此次临川四梦首度集结展演中唯一以上、下两本呈现的剧目。此次演出阵容强大,除上海昆剧团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梁谷音等外,还邀请了苏州昆剧院王芳,江苏昆剧院石小梅、王维艰,北方昆曲剧院的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