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326)
期刊文章(2129)
会议论文(50)
学位论文(50)
图书(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85)
地方文献 (132)
非遗保护 (73)
地方风物 (37)
才乡教育 (17)
宗教集要 (15)
红色文化 (13)
文化溯源 (9)
按年份分组
2011(665)
2010(284)
2008(222)
2007(164)
2005(90)
1993(33)
1990(50)
1988(33)
1986(42)
1985(33)
按来源分组
深圳特区报(25)
瞭望(3)
广州日报(3)
深圳史志(3)
人民论坛(2)
中国城市经济(2)
出版广角(2)
羊城晚报地方版(1)
第一财经日报(1)
了望(新闻周刊)(1)
北宋荒政的发展与变化
作者:李华瑞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荒政  王安石新法  社会救济 
描述:uot;救荒,以及中后期不断改进的社会救济制度,对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起了积极的作用,也是宋代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农村也应是新兴产业的发展
作者:刘奇  来源: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是贫富差距不能太大。显然,中国农村要达到这五个条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进入21世纪,必须站在21世纪的新平台上重新审视乡村的功能定位,应抛弃乡村只能发展一产的惯性思维,找准乡村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
绿色发展应是共识
作者:李志青  来源:中国公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春节期间,在“吃穿住行娱”这几大板块中,与生态环境关系最为紧密的主要集中在“出行”和“娱乐”上.前者有高达数十亿人次的探亲和旅游出行规模,对于空气环境无疑是一个重大负担.后者则关系到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巨大空气污染,根据统计,去年春节期间因烟花爆竹大量燃放,多个城市的PM2.5数据爆表.
宋儒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王瑞明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儒  孙子兵法  继承与发展  王安石 
描述:宋儒适应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需要,热衷于兵学研究,军事思想活跃、丰富,特别重视孙子兵法的探讨,对孙子兵法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使中国传统兵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典型人物当推王安石,他以富国作为强兵的基础
常新牡丹亭:《牡丹亭·游园》随感
作者:高青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  爱情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游园  游园  古典戏曲  古典戏曲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园林  园林 
描述: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最终被它感动,是因为那个青春和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杜丽娘。其实,这样的书是可以作为案头书的,常常新,何乐不为?
曹雪芹:不通的《西厢记》——关于《红楼梦》中“《西厢》
作者:陈云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红楼梦》  林黛玉  《西厢》  曹雪芹  贾宝玉  《牡丹亭》  薛宝钗  崔莺莺  民主思想 
描述:为中国戏曲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
关于郑玄注释中“为”“如”的再思考
作者:张能甫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郑玄  《周礼》  “读若”  《仪礼注》  语言环境  释义  拟音  术语  《礼记注》 
描述:关于郑玄注释中“为”“如”的再思考张能甫“为”、“如”这两个术语,前人如段玉裁、王力、洪诚等都有研究,但是都不太令人满意。段玉裁在他的《周礼汉考》中,严格确定了这二者的区别:“为”表示易
《周礼》汉注“为(曰)”、“如(若)”新探──略兼及《
作者:江中柱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若”  《周礼》  《说文》  假借字  多音多义字  段玉裁  拟音  训诂术语  《古代汉语》  《说文解字注》 
描述:《周礼》汉注“为(曰)”、“如(若)”新探──略兼及《说文》“读若”例江中柱读书治学,必先正字、明字音、了解文籍中的字是正字还是假借字。西汉时,一般用直接注释的方式来表示,不用术语,不作特定
精警篇章传汗青——王安石的《孟尝君传》
作者:潘维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精警篇章传汗青——王安石的《孟尝君传》
《让轿》说“闯堂”
作者:黄光新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戏剧人物  表演艺术  川剧  《牡丹亭》  《西厢记》  戏曲人物画  《红楼梦》  历史故事剧  传统美德 
描述:《让轿》说“闯堂”黄光新画家王双才的新作《让轿》(见本期封底),布局严谨,内涵丰富,色调凝重,形象鲜明,是一幅引人入胜、启人深思的戏曲人物画。《让轿》取材于最近四川省川剧院复排推出的《春草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