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殊咏花审美特徵试析
作者:赵桂芬  来源:台南科大学报(人文管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花  珠玉  咏物  联章体 
描述:体,而其好?联章体,应歌合乐,伤逝咏怀,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心声与生活的情趣。因此,殊咏花对其个人而言,或对北宋咏物的发展史而言,都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拟从分析殊咏花之物象
几度夕阳红―柳永和的夕阳意象比较
作者:张仲华 任阿娟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夕阳意象  比较 
描述:几度夕阳红―柳永和的夕阳意象比较
视阈融合下的思想价值探究
作者:孙亚奇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视阈融合  宛敏灏  叶嘉莹 
描述:所体现思想价值的理解逼近真实。
从《浣溪沙》看殊令的感伤情绪
作者:徐猛 陈蕾 杨海英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伤情绪 
描述:北宋前期婉约派的著名词人殊,在唐五代到北宋的体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其尤致力于小令创作,并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浓重的感伤情绪在令的创作过程中,使其抒情方式逐渐演变,艺术手法
“思致”表现形态探微
作者:曹章庆  来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致  形态  诗性智慧 
描述:在象外,迷离蕴藉。"无心"、"有意"两种形态虽各有别,但在深层心理上都是作者理性观照的产物,是殊对人情世态、历史人生洞悟穿透的诗性智慧结晶。
几度夕阳红―柳永和的夕阳意象比较
作者:李子诚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夕阳意象  比较 
描述:“夕阳”意象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偏爱。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柳永和殊对“夕阳”这个传统意象都情有独钟。但是同一意象入,在二人的手里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
谱遍佳难传闺音:浅析中的女性描写
作者:魏蔚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女性描写  性别视角 
描述:北宋初期,骈俪之风盛行,涌现出一大片诸如殊等婉约派词人。他们作品中对女性仪表以及情感的描写成为其题材之一大宗。然而男人强作女人,难免会有因性别差异而带来的视角冲突,这其中既有矛盾,同时也造就
诉衷情于相逢之时,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几道的《鹧鸪天》
作者:王晓瑜  来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抒情主人公  意中人  歌女  心上人  司空曙  女主人公  扇底风  《姜斋诗话》  《报任安书》 
描述:诉衷情于相逢之时,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几道的《鹧鸪天》
痴情无限 愁恨不已——几道《思远人》浅析
作者:王文鹏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妇  几道  远人  愁情  研墨  小山  形象感  小令  深婉含蓄  白描 
描述:几道一生心血性情,都表现在诗词创作中。小山接受南唐白描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蹑步温(庭筠)、韦(庄),具有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是小令当行。由于他平生遭遇变放,作品中常常流露出颓丧没落的感喟
诉衷情于相逢之时 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几道的《鹧鸪天》
作者:王晓瑜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抒情主人公  意中人  歌女  扇底风  心上人  羌村三首  司空曙  女主人公  《无题》诗 
描述:恨?文学界却没有定论。长期以来,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这首的抒情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