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曾为情还魂的旷世杰作-汤显祖《牡丹亭》与格鲁克《奥菲欧与
-
作者:池洁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格鲁克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戏曲 歌剧 文学 音乐 比较研究 主题思想 情节
-
描述:尤丽狄茜》作一番比较研究,从作品产生的时代及主题思想,戏剧情节,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特点,藉此为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
-
试论文学典故的翻译策略:读汪榕培英译《牡丹亭》
-
作者:杜丽娟 来源: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英译本 《牡丹亭》英译本 文学典故 文学典故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
描述:本文结合汪榕培《牡丹亭》译本在文学典故翻译方面的处理策略和方法等提出一些看法。
-
漫议神秘主义描绘在文学中的意义──兼论贾平凹的《太白山记》
-
作者:周兴华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平凹 《太白山记》 当代文学 《聊斋志异》 作品 《牡丹亭》 《霍小玉传》 《红楼梦》 现实人生 四大名著
-
描述:漫议神秘主义描绘在文学中的意义──兼论贾平凹的《太白山记》周兴华中国人信神秘,古今皆然。翻开文学史,充满神秘色彩的描述几乎贯穿了文学史的长廊:星化人形,梦兆人事,人鬼相通,蛇狐为仙。从六朝志怪到今日
-
作品的历史意识与作家的文学观念:评长篇小说《汴京梦断》(第
-
作者:王畅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文学观念 历史意识 历史题材 长篇小说 作家 司马光 文学作品 当代意识 小说创作
-
描述:《汴京梦断》(第一部)是近些年来我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一部力作.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它并不是按照作家的某种文学观念,去筛选历史生活,甚至改造历史真实,以适应作家文学观念中的某种所谓“当代意识
-
鉴赏 : 应是一种刻意的二度创造 : 《中外文学人物鉴赏》序
-
作者:谢冕 来源:文学评论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鉴赏 : 应是一种刻意的二度创造 : 《中外文学人物鉴赏》序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清文人传奇作家文学观念散论
-
作者:郭英德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作家 传统文学观念 明清文人 散论 汤显祖诗 艺术思维 传奇文学 审美创造 历史真实观 近代文学
-
描述:益缘饰为之,然尚存梗概”。到明中叶文人传奇问世之后,戏曲创作征实尚史的历史真实现一度占上风,
-
当代文学与青年的共振和互选——兼谈文学课应是青年干部院校的
-
作者:侯树钦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新时期文学 青年工作者 当代文学 文学课 中文专业 青年干部院校 当代青年 作家 必修课
-
描述:学课。开课者,其处境也颇为尴尬。要么,因人设课,缺乏系
-
《金瓶梅》·汤显祖·利玛窦·王彦泓父子——明季文学史上的文
-
作者:钟来因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王肯堂 利玛窦 中西文化交流 牡丹亭 万历 中国文学史 艳体诗 董其昌 人文科学
-
描述:人文科学又通过王肯堂影响到汤显祖、王彦泓.这是治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科技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都关心的问题.
-
谈谈雅文学与俗文学——在《华子良传奇》作品讨论会上的讲话
-
作者:马识途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文学 通俗文学 讨论会 社会主义文学 作品 刘绍棠 传奇文学 通俗小说 文艺界 马烽
-
描述:如何看法,如何对待。
-
叶厚有棱花色新,岁寒不受雪霜侵(喜读电影文学剧本《汤显祖》)
-
作者:南廓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叶厚有棱花色新,岁寒不受雪霜侵(喜读电影文学剧本《汤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