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67)
报纸(459)
图书(11)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59)
红色文化 (95)
地方文献 (61)
宗教集要 (13)
才乡教育 (12)
非遗保护 (10)
地方风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4(147)
2012(86)
2011(134)
2008(59)
2007(62)
2002(12)
1998(8)
1996(16)
1995(10)
1985(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
文教资料(2)
文史知识(2)
海南出版社(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1)
郭沫若学刊(1)
艺术教育(1)
戏剧旬刊(1)
新青年(1)
清代李宗瀚文学、书法及其收藏(上)
作者:黄阳兴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成就  清代  虞世南  丁道护  收藏家  书法家  文学  褚遂良  翁方纲  李氏 
描述:者草撰本文以求教于方家①。李宗瀚(1769-1831),字公博,一
李瑞清、陶行知书法教育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陶行知  书法教育 
描述: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身处教育转型期的李瑞清、陶行知,大力提倡书法教育,并提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教育理念。由于二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在书法教育过程中,无论从学科设置到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受众的侧重点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翰墨宗师 中华英杰——为舒同九秩华诞而
作者:叶尚志  来源:党史博采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书法家  政治部主任  中央苏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李大钊  国民党  宗师  “四人帮”  八路军总部 
描述:我党我军人文荟萃,集聚了不少中华民族精英。但称得上书法大家的,恐怕除毛泽东外,要首推舒同了。早在江西苏区,舒同就曾被毛泽东誉为“马背书法家”、“党内一枝笔”。毛泽东还说过:“同是党内才子。”
《牡丹亭》续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续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奼紫嫣红》编舞技法与舞结构分析
作者:廖抱一  来源:运动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审美意象  象徵法  虚实相生 
描述:学思惟,且应和中国历史时空观之舞蹈内涵。
“深淘滩,低堰”是李冰制定的吗?
作者:李绍先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深淘滩    六字诀  都江堰  李冰  水利工程  《益州记》  《水经注》  万历年间  《太平寰宇记》 
描述:”这六字诀历来就被尊为是李冰遗训,并相传有秦人碑文为证。但综合考查有关资料,上述说法很值得怀疑。
“香山嶴里巴”──为澳门文学研讨会
作者:魏子云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文学  《牡丹亭》  《万历野获编》  研讨会  香山  葡萄牙人  圣保罗教堂  里巴  八大山人  世界华文文学 
描述:“香山嶴里巴”──为澳门文学研讨会
对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的意象分析——兼与《牡丹亭》
作者:张晓玲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冬天的故事》  莎士比亚  《牡丹亭》  意象分析  波希米亚  西西里  国王  王后  传奇剧  里昂 
描述:对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的意象分析——兼与《牡丹亭》
《牡丹亭》续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续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牡丹亭》续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续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