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读孟尝君传》何以千古传诵?——兼谈我国古代散文的审美要素
作者:皇甫修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古代散文  答司马谏议书  审美价值  比兴寄托  治国安邦  文章气势  古典散文  作品 
描述:理力驳,得出结论。“《读孟尝君传》不愧为名家名
美玉也需精工琢--《豆蔻梢头》编辑手记
作者:李映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梢头  王安石  创作态度  美玉  精工  作品  人物关系  作家  责任编辑  大戏 
描述: 当我读完《豆蔻梢头》的最后一个标点,已是月上中天,然而却毫无困倦之意,就如同喝了一杯甜美浓烈的咖啡,令我兴奋不已。倒在床上,不禁生出一些感想来;一部作品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家严肃认真
首先是艺术的魅力--《啼笑因缘》何以能赢得读者的理解
作者:姜振昌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沈凤喜  作品  长篇小说  艺术家  读者  思想内容  鸳鸯蝴蝶派  女主人公  中国现代文学史 
描述: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是一部曾经产生过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作品最初在《新闻报》连载时(一九二九年开始,第二年登完),就引起了轰动。为了出书谋利,《新闻报》三位编辑临时组织了“三友书社”,最先争得了
临川剧作的美学思想
作者:蒋志雄  来源:学习与思考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临川四梦”  “神”  “情”  戏曲  作品  主观精神  曲律  万物 
描述:本文认为,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示了作者独特的美学思想;这一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情”、“神”、“道”三个范畴及其三位一体;哲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表现的融合统一,使汤显祖剧作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都达到了时代的高峰。
论元明两朝杂剧士人形象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思潮之歧异
作者:陶慕宁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艺术价值  北杂剧  作品  中国戏曲  士人形象  汤显祖  元明杂剧  文化思潮  戏剧美学 
描述:鲜有时代风格可言,仅能视作元杂剧的余绪,故亦置不论。
不必望洋兴叹——漫议欣赏曲目(之二)
作者:辛丰年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漫议  贝多芬  曲目  舒伯特  作品  音乐文化  浪漫派  乐史  仲夏夜之梦  交响乐 
描述:前。现在我们要顺流而下,一览贝多芬催动
“教我如何再想他”——名作家与书迷
作者:韩望舒  来源:中学生读写(高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社会生活  追星族  汤显祖  牡丹亭  文学家  明星  红楼梦  罗隐  作品  情感世界 
描述:当代社会生活中,有一种崇拜明星(名人)的现象,这些极其热心追逐明星的人被称为“追星族”。其实以往也有这种现象,那时的明星首先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文采优美,曾征服无数读者的心,并由此引出
形象二题——《音乐文学概论》节选(二)
作者:庄捃华  来源:词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概论  艺术形象  音乐  善与美  真实  王安石  真善美  作品  高尔基  重要性 
描述:真切与失实文艺讲究真善美,但三者的重要性并不相等。“真”是最根本的,它既是善与美的前提,也是善与美的基础。所以,高尔基说:“文艺是以其真实才显其伟大的一种事业。”
江淮怪女王英琦
作者:孙肖平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鲁迅文学  散文创作  作品  女作家  师傅  梅山水库  中国当代散文  当代文学史  文学期刊 
描述: 刚一生下,父母就把她丢到合肥郊外路边,黎明时刻,两条吃人的野狗不但不吃她,相反却紧紧地守卫在她身旁,直到梅山水库工地运输大队司机王师傅将她抱走,你说怪不怪? 她只上过几年小学,而今写得一手好散文,
从《王安石杂诗》卷看鲜于枢的书风
作者:楚默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杂诗  书风  用笔  赵孟  书法思想  行草书  作品  元代  线条 
描述:鲜于枢无疑是元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家。然而今人写的书法史不过匆匆一笔带过,好一点的,最多介绍千余字不关痛痒的文字,也算提及了。这大多源于误解。一般人认为鲜于枢比赵孟頫小,又死得早,留下的作品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