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7)
报纸(60)
图书(11)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45)
地方文献 (58)
红色文化 (13)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39)
2012(55)
2011(54)
2010(50)
2009(37)
2007(43)
2005(35)
2004(27)
2003(12)
2001(24)
按来源分组
美术观察(9)
诗选刊(3)
词刊(3)
社会科学战线(2)
文艺争鸣(2)
中国油画(2)
健身科学(1)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
科教文汇(中旬刊)(1)
花城(1)
可唱可听之美:黄梅戏《啼笑因缘》音乐赏析
作者:张光亚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黄梅戏  音乐赏析  戏曲音乐  沈凤喜  音乐风格  音乐的美  三十年代  大学生  美的境界 
描述:深。黄梅戏《啼笑因缘》音乐的成功,主要就在于它基本上达到了可唱可听之美的境界。这个戏在合肥、无锡等地演出时,不少观众其中还有一些大学生到后台来要谱子,他们不但爱听而且爱唱,急着想学。很多观众认为这个戏的唱腔好听、好懂,好亲切,既有浓郁的黄梅戏传统芬芳,又有足够的新鲜的甜美气息。陈精耕可能还不为人们所熟悉,但他作曲的黄梅戏《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柯老二入党》《未了情》和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玉堂春》《孟丽君》《家》《春》等,却都是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喜爱的佳作。在《啼笑因缘》中,他长期在戏曲音乐创作上的艺术积累和探索,又得到一次成功验证和精彩结晶。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无声诗画有心做”——馆藏金陵画派名作赏析
作者:吕长生  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画派  《画语录》  周亮工  秦祖永 
描述:明末清初画坛 ,以石涛、龚贤等为代表的金陵画派 ,反对因袭摹仿 ,继承历代的优秀传统 ,把现实主义绘画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名不虚传的名家名篇——曾巩《墨池记》赏析
作者:李林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临川  仁人  即物明理  沈德潜  地理方位  夹叙夹议  文势  巧用  文字 
描述: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其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耶?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耶?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陈意翻新议论惊空——王安石《桃源行》赏析
作者:董昌运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桃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传统题材  王维诗  程千帆  主题  韩愈  异化 
描述:继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后,历代文人墨客咏桃源佳作迭出不穷。其中王维、韩愈、王安石等被前人称为“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他们的诗虽都取材于陶《诗》或《记》,但主题各异,各具特色,因而可彼此争胜。今人程千帆说,同一“主题的异化和深化,是古典作家以自己的方式处理传统题材的两个出
清空中有意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赏析
作者:蔡厚示  来源:艺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清空中有意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赏析
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明妃曲》赏析
作者:李廷锦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明妃曲》赏析
《历代旅游诗文赏析》地名误释二则
作者:甘单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诗文  飞来峰  王安石  镇江甘露寺  误释  旅游文学  灵隐寺  楼阁建筑  优秀诗文  蓬莱 
描述:每于茶前饭后,灯下寝前,必翻阅数页
迷离哀婉 独具其妙——晏殊《浣溪沙》赏析
作者:朱惠国 丁向荣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是晏殊的名篇,也是宋词中的精品,从所抒发的情感来看.无非是时光流逝的怅惘和怀旧的感伤,但由于词人抓住了内心细微而复杂的情感变化,并用温婉工巧的语言加以细腻
诗、画、情的完美融合——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作者:魏永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滁州  韦应物  王安石  “动”  境界  山水田园诗  构想  古代诗歌  景物  艺术经验 
描述: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在春光明媚、万物勃发之时,诗人不是像常人一样趋鹜于万紫千红的繁华处争春赏光,而是独步于幽静朴拙的山涧边寻闲探幽。涧边绿草,惹人怜爱。这种心绪,不为诗人所独有,王安石“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即道出了类似
咏怀同题 寄寓不同——赏析两首咏“鱼”诗
作者:傅望华  来源:中学生读写(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王安石  白居易  古代诗词  性格  游鱼  社会环境  消极情绪  咏物抒怀  生活理想 
描述:、比较,赏析其借“鱼”抒情的深远意蕴,体味其借“鱼”说理的深刻寄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