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文学作品中的“鬼”——兼评陈树荣的《鬼姐》
-
作者:连枝 詹世烺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古代文学 艺术成就 唐人传奇 蒲松龄 文学作品 清代小说 牡丹亭 小说月报 主要原因
-
描述:在此书作者蒲松龄笔下,写了不少成功的孤鬼形象,那种“刻镂物情,曲尽世态”,“各出其情,状无所隐”(蒲立德《聊斋志异序》)的艺术成就,是此书具有历时不衰的引人魅力、久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这些事实
-
从名家的失误谈起
-
作者:任崇岳 来源:民主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失误 李白与杜甫 冯梦龙 菊花 竹林七贤 西风 郭沫若 巩义市
-
描述:明人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说的是苏东坡在王安石处看见一首未完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认为黄花即菊花,西方属金,金风乃秋令也,当西风劲吹,群芳零落
-
从欧阳修的失误谈起
-
作者:甘久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范仲淹 诗话 考证 唐宋八大家 失误 张继 穷塞主 胡应麟 艺术欣赏
-
描述: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学识文章千百年来为人所称道。其所作《六一诗话》,不仅在体裁形式上“开历代诗话之先例”,而且在内容上,或考证,或品评,往往三言两语即能中其肯綮,令人叹服。无可讳言,他也有失误的时候。例如他对张继《枫桥夜泊》一诗的看法:
-
从“屈曲聱牙”之声谈起
-
作者:子雒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屈曲 音乐规律 作曲家 明代 著名 嗓子 注意 部分
-
描述:据说,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作剧时不大注意音乐规律,他的剧作中的歌唱部分常是“……屈曲
-
从王安石毁稿谈起
-
作者:伯 松 来源:文艺生活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王安石毁稿谈起
-
从桑干河干了谈起
-
作者:叶家松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青海湖 拖拉机 海河水系 黄河源头 丁玲 描写 刘绍棠 北运河 荷花淀
-
描述:北运河水鸟与白帆竞飞的场面,如今也不见了。孙犁当年描写的《荷花淀》,如今常年可跑拖拉机和马车了。真可谓"文学名作留千年、海河美景今不见",这怎不令人伤心、震惊。令人伤心、震惊的何止是当年大作家们以美丽、辽阔的海河水系作为抒情叙事的舞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唐诗中对黄
-
从王安石的短文章谈起
-
作者:张铁弦 来源:新闻业务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王安石的短文章谈起
-
从逨鼎铭文谈起
-
作者:屠凯 来源:清华法治论衡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土文献 铭文 章学诚 传世文献 周礼 二重证据法 孔子 鉴定结论 科学方法 中国文明
-
描述:中国文明之历史绵长、载籍丰富为举世所公认,但一般而言,世人重视传世文献较出土文献为多。近世所谓"科学方法"传入东土后,海宁王静安先生遂提出"二重证据法",主张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勘方能得到比较确实的结论,此说已为学界广泛接受。譬如法庭取证,如能以书证附以物证或鉴定结论,自
-
从王安石请客谈起
-
作者:包永庄 来源:党的建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当了宰相之后,远方有位朋友来拜访他。王安石请他吃饭,此人盛服而来。可是,万没想到桌上仅有几块胡饼,数块猪肉,此外只有菜汤而已。这位朋友素来奢侈,吃不下这种饭,勉强把胡饼中央部分咬了几口。王安石呢,却吃得
-
从王安石改诗谈起
-
作者:锦州 齐红深 来源:中学生文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王安石改诗谈起